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59,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納哈出的投降宴會發生令人費解的這一幕至今都是個謎,是舟自己腦補推測的細節和前因後果,應該和呂側妃朱允炆有關係,這符合他們一向的“犯罪手法”。他們不放心常家,要徹底斬斷隱患。

今天依然雙更,看完回來補評。

☆、第265章 母女爭夫

能夠位列國公的常升粗中有細,絕非浪得虛名,事後清醒過來,立刻認識到自己中計了,配合馮勝演了一出負荊請罪的大戲,安撫納哈出。

被罰餵馬也是心甘情願,做事一絲不苟,他從麻布帶子裡抓住一把粗鹽,軍馬粗糲的舌頭舔舐著他的掌心。

常升挽起了衣袖,胳膊上佈滿了傷疤,都是衝鋒陷陣留下來的痕跡。朱棣身上也是如此,全是大大小小的傷痕。可是洪武帝偏心東宮庶長孫朱允炆,朱棣和常家守護大明,赴湯蹈火,衝鋒陷陣,冒著生命的危險,但同時還要應對東宮各種暗箭的算計。

洪武帝非要廢嫡立庶,常家雖然忠於洪武帝,若說沒有一點怨氣,那絕對不可能的。就像朱棣,明知父皇偏心,徐妙儀生產才三日,春雪飄飄,就狠心將燕王府趕出京城。可那是他的父親,也是君王,於忠於孝,他都必須服從。

對於常升的怨言,朱棣無法給出任何回應。藩王和武將互相節制,倘若來往過密,恐怕京城裡又要猜忌他們的關係了。

常升有些心灰意冷,朱棣心中何嘗不是如此?

這樣拼命付出到底為了什麼?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朱棣原本是打算去馬房提醒常升的錯誤,讓他平息怒火,可常升心裡明鏡似的,他無話可說,遂回到營帳。就藩十六年,他改造北平城,這座古都重現輝煌;保護邊關,如今東北納哈出投降,高麗國也易主了,盟友李成桂當了新主,從此燕地東北邊關重獲和平,百姓安居樂業……

可是之後燕地的命運會走向何處?親歷了朱允炆買通趙指揮使算計常升的毒計,朱棣不會天真的認為這個陰險的侄兒會放過他這個最年長、最強悍的皇叔!

朱棣負手看著營帳裡的大明堪輿圖,目光落在汪洋大海里的幾個島嶼。如果……將來真有這麼一天,我就帶著妙儀和孩子們乘船度海,去海外冒險,佔地為王吧!連同五弟也一起走。天下之大,並非一定要拘於中原之地,我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朱棣的目光落在北平城,神情漸漸溫柔起來了,那是他的家,妙儀在燕王府裡等他回家。

……然而,徐妙儀此刻卻身在草原韃靼部落的領地。春天的草原夜晚異常寒冷,她穿著羊皮袍子,外面罩著皮盔甲,頭戴狐皮帽子,帽子毛髮纖長濃密,襯著她巴掌大的一張笑臉,已經四十多歲的徐妙儀,在火把的光輝下宛若少女。

這裡是丘陵地帶,從熄滅的木炭,還有地上散落的羊骨頭等雜物來看,這裡應該建過營地。

徐妙儀一腳將漆黑的木炭踩進泥地裡,說道:“我們來晚了一步,偷襲不成,買的裡八刺已經挪了位置。”

韃靼部落首領烏格齊說道:“天元帝狡猾多疑,他在我們部落裡安營紮寨,但從沒放鬆過警惕,故每天都會換個地方紮營,行蹤詭異,連親信都捉摸不出下一個營地會在那裡,不過——”

烏格齊打了個噓哨,喚來數條獵犬,“天元帝豢養馴服了一個狼群,狼群味道獨特,我們可以利用獵犬重新找到他們的行蹤。”

夜色下的群山線條起起伏伏,猶如黑色的海浪,篝火邊上,穿著馬步裙、頭戴圓頂小帽子、一頭青絲編成了幾十條小辮子,扎滿了各種珊瑚、寶石還有指甲蓋大小的銀鈴鐺,打扮成蒙古少女的永安郡主跟著侍女們學著蒙古舞蹈,她跟著跳了幾圈,就興沖沖的跑在買的裡八刺跟前顯擺,“大叔,我剛學幾個舞步,你看這是飛鷹展翅。”

永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