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81,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景隆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前往燕地,對外號稱百萬雄師。燕王朱棣帥靖難軍應敵,雙方在白河溝大戰。

李景隆手下大將平安伏擊燕王朱棣,靖難軍損失慘重,遭遇起兵以來最大的挫折。

次日,朱棣重整旗鼓,再次渡河求戰,率領精銳親自突擊,衝入了中軍營帳,然而腹背受敵,被大軍保衛!

李景隆以為得勝,高呼“投降不殺!”

朱棣冷笑一聲,三易其馬,繼續戰鬥,箭矢用盡。三兒子朱高煦將盾牌豎在朱棣面前,“父王!我替你督陣,你先衝出去!”

朱棣搖搖頭,看著天色,“再堅持一會,道衍禪師熟悉這裡的氣候,他夜觀星象,算出今日天氣突變,風向會變,我們乘亂反敗為勝!”

話音剛落,天氣果然驟變!晴朗的天氣突然烏雲遮日,風向從北轉南!李景隆的中軍大帳裡,周王妃的弟弟馮誠早已暗中投靠了燕王,乘著周圍軍官們錯愕之時,他偷偷放了一支冷箭,一箭射斷了李景隆主帥的旗杆!

“道衍果然不負我也!”朱棣大喜,忙揮起令旗,發動了火攻!

火箭齊射!

火借風勢,加上有馮誠這樣的“奸細”防火,瞬間點燃了李景隆的中軍營帳。

勝利在望,突然老天不長眼,使得李景隆瞬間陷入了被動。

李景隆大驚失色,居然連撤退的命令都忘記了發出,自己先跑了!

見主帥的旗杆都斷了,李景隆也不知所蹤,討伐軍群龍無首,加上火勢兇猛,燕王的靖難軍乘機反撲,討伐軍軍心潰散,居然不再抵抗,四散而逃!

白河溝之戰,燕王轉敗為勝,元帥李景隆撤退濟南。

不,是李景隆自己先逃到了濟南……

燕地,北平城。

魏國公徐輝祖率領十萬大軍圍住了北平城!

兵臨城下,而靖難軍絕大多數都跟著燕王去白河溝打李景隆去了,守城計程車兵只有一萬!

徐妙儀穿著丈夫的盔甲,騎著戰馬,單槍匹馬,緩緩走出東直門。

圍城主帥魏國公徐輝祖沒有騎馬,他穿著一身半舊的盔甲——這是父親徐達的遺物,此外,徐輝祖雙手捧著一個紅布包裹的物事。

徐輝祖揭開了紅布。

他手上捧的居然是中山王徐達的牌位!

一見到牌位,徐妙儀立刻下馬,神情肅穆。

徐輝祖問道:“見到父親神位,為何不跪?”

徐妙儀說道:“跪天跪地跪父母,天經地義,否則就是大不孝。不過,既然要跪,你我兄妹應該一起跪下才是。”

徐輝祖將紅布鋪在地上,仔細擺好了牌位,兄妹兩個齊齊朝著徐達的牌位跪下。

徐輝祖放緩了語氣,說道:“大妹妹,你我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是血脈相連,都是父親的兒女。

父親戎馬一生,在北伐時重傷,得了背瘡而亡,到死都是為了保護大明江山,你可認同?”

徐妙儀點點頭,“是,父親一生,著實令人佩服,我敬他,愛他。”

徐輝祖說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夫唱婦隨,燕王謀反,你作為妻子,實在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我已經向皇上求情了,只要你知錯能改,開啟北平城門,帶著孩子們一起投降朝廷,皇上一定網開一面,赦免你和六個外甥死罪。如果你成功勸降了燕王,放下兵器投降,皇上不計前嫌,赦免燕王的死罪。”

徐妙儀問道:“大哥可知湘王一家人的下場?他們點火*了。”

徐輝祖說道:“湘王畏罪自殺,死有餘辜。”

徐妙儀問道:“大哥可知周王的下場?”

徐輝祖說道:“周王眾叛親離,被妻子馮氏舉報私藏龍袍,意圖謀反,他被廢為庶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