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

桓溫這一支北伐軍深入前秦腹地太遠了,軍糧屢屢被前秦的軍隊截獲,根本運不過去。

原本帶兵護送糧草支援桓溫的荀羨又被燕**隊拖在戰場上,無法抽身。

如此一來,桓溫就面臨斷糧的問題。

王悅手中有糧食,但沒有軍隊護送,這些糧食最後只會被秦國截獲,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人馬斷糧,就失去戰鬥力,光靠士氣是不行的。

所以王悅要桓溫趕緊回來。

桓溫的熱情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望著灞水面對的長安城,桓溫不甘心啊!

老師,這一次我不能聽你的了。

桓溫把王悅的信撕毀,扔進灞水裡,號令全軍收割關中尚未成熟的小麥,當做軍糧。

王悅得到信使的訊息,得知桓溫不聽話,還下令收割關中糧食時,臉色大變:“桓溫太心急了,這次要反勝為敗。秦軍看到桓溫收割尚未成熟的小麥,就知道大晉軍隊缺糧。”

果然,秦國下令提前收割關中境內所有的糧食,堅壁清野,連一根草都不給桓溫留下。

桓溫軍隊徹底斷糧了,被迫殺馬為糧。

殺馬影響士氣,秦軍乘機攻打而來,大晉大敗。

桓溫無奈,只得退兵,途中三千關中百姓拖兒帶女,自願跟隨大晉的軍隊去江南,北方已經各個民族爭霸的天下,漢人的生存越來越難了,還不如去江南找活路。

桓溫保護著三千關中百姓班師回朝,中途還時不時被前秦襲擊,桓溫軍隊戰死一半人,帶著兩萬殘兵和三千關中百姓回國。

這一次北伐,雖然沒有獲勝,但是三千關中百姓那句“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官軍”使得桓溫享譽大晉。

畢竟,桓溫只帶著四萬軍隊,差一點點就打到長安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長安東邊就是洛陽。

所以桓溫雖敗猶榮,在大晉軍民間的威信和名氣一時無人都能敵。

王悅和桓溫再次相見,桓溫已經不復當年的恭敬和順從,“我沒有錯,長安就在眼前,觸手可得。如果是老師您,您也不會撤退。不拼一把,怎麼知道自己就不行呢?如果試都不敢試,我半生拼搏,又是為何?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依然選擇進攻,絕不退兵。”

王悅說道:“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死在關中的兩萬大軍,其實可以不用死的。如果你聽我的話,及時退兵,不要派兵收割關中糧食打草驚蛇,你完全可以四萬軍隊去,四萬軍隊回來,還能帶回三千漢中百姓,你一樣能夠名聲大噪。”

王悅直視著桓溫的眼睛,“你說你要拼一把,可是你沒有用自己的命去拼,你讓兩萬大晉軍人客死異鄉,屍骨不能還。你明明可以避免的,可是你偏偏選擇冒險。一國之將,不可有賭徒之心,須知你是用別人的性命在賭,要慎之又慎。”

隨著地位和權勢的提升,桓溫的野心膨脹了。

桓溫的目光不閃不避,“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就是要用性命去拼。大晉死了兩萬,秦國不也死了兩萬嗎?老師,您老了,變得畏首畏尾。如果我不能流芳百世,那麼就遺臭萬年。只要我一直有進取之心,流芳百世和遺臭萬年,這兩個結局我都願意。我唯一怕的,是被人忘記,碌碌無為過一輩子。”

師徒第一次不歡而散。

桓溫離開後,清河從屏風後面出來,安慰道:“你莫要生氣,桓溫不過又是一個王敦而已。權勢腐蝕人心,這幾十年來,從洛陽到建康。這樣人我們見得太多了,只有你父親一直沒有變,誰能抗過權力的誘惑呢?”

桓溫這些年,從討伐蜀國,到阻止士族們霸佔山川河流,到主持土斷,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好,為國為民。

可是他一旦掌握了權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