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是一座死城,沒有任何意義。第三次北伐,因戰線太長,軍糧的問題而失敗。
三次北伐,大晉的版圖並沒有擴充,吞併燕國之後的秦國太強大了,雖然戰爭不斷,兵荒馬亂,但是皇帝苻堅學了趙國建立小學太學、考試取仕的路子,在大晉還在風行玄學的時候,秦國獨尊儒學,禁止莊子學說,在都城長安祭祀孔子。
所以秦國雖然戰亂不斷,但是公務員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儒學和考試在戰亂的中原大地裡興起,國力強盛。桓溫第三次北伐,撞到了鐵板上,輸得一點都不冤。
目前的桓溫雖然兵敗,但是兵權還在。
看到司馬昱的遺詔,桓溫不甘心啊,他六十多歲了,人老了,大權在握,卻連個攝政大臣都當不了,太后褚蒜子卻第五次臨朝,第四次當攝政太后!
原來在皇帝和群臣心中,我連一個都沒有怎麼出過臺城的女人都不如?
桓溫氣得寢食難安,不久就病了。
桓溫躺在病榻上,小兒子恆玄在一旁伺候。桓溫有六個兒子,長子桓熙早早封了世子,但是桓溫只喜歡最小的兒子桓玄,行軍打仗時都帶在身邊,對長子冷淡的很。
病中的桓溫連標誌性刺蝟般的鬍鬚都軟塌塌的,問小兒子:“大夫怎麼說?”
桓玄答道:“並無大礙,父親平日操勞過度,身子虧損,好好休息就可以了。”
桓溫憤憤道:“這個庸醫每次都是這幾句話!既然並無大礙,為什麼每天都要喝藥?”
桓玄不敢答,大夫說父親思慮太重,心力衰竭,需要放下一切,安心休養,可是以父親的性格,他根本不會聽,要他放棄權力,含飴弄孫?
不可能的,權力那有那麼容易放下。大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只有王導和褚蒜子這兩個人。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