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若柳絮因風起”。
此句令王悅都刮目相看,又是一個神童。
輪到王羲之的長子王凝之了,王凝之有自知之明,說道:“無論我說什麼都不如令姜(謝道韞的字)這句,我就不獻醜了。”
王凝之提筆把今日佳句寫在紙上,“未若柳絮因風起”廣為流傳,謝道韞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女,從此以後,人們用“詠絮之才”形容女子有才華。
近水樓臺先得月,王羲之口吃說話慢但是手很快,上門提親,把謝道韞說給了王凝之當媳婦。
王導喪事剛剛辦完,武昌那邊傳來訊息——庾亮死了。庾亮一直想要搞死王導,但苦於江西被王玄之截胡,加上郗鑑是王羲之的老丈人,一直無法動手。
結果王導病死了,庾亮失去了對手,也失去了活下來的動力,居然就這麼追隨而去。
庾亮是皇帝的親舅舅,對國家有功也有過,皇帝追封太尉,諡號文康,但是葬禮等級還是遠遠在王導之下,沒有到漢朝霍光的那個地步。
親不親,看葬禮。王導庾亮相繼而逝,皇帝如此明顯的區別對待,大臣們紛紛猜測皇帝對庾亮為了一己之私而造成的蘇峻之亂其實心懷怨恨,留下童年心理陰影,畢竟那時候皇帝淪為蘇峻俘虜之時,庾亮先跑了,是王導抱著年幼的皇帝坐在龍椅上,用氣勢震懾蘇峻,才保住皇帝性命。
就當人們以為塵埃已經落定之時,京口傳來噩耗——郗鑑病逝!
原來郗鑑最近也病重,只是擔心王導庾亮之爭爆發而吊著一口氣,聽到兩人在兩個月內相繼去世的訊息,郗鑑胸中那口氣鬆了——兩虎一死,大晉就不會再次上演內亂,大晉保持和平穩定。
沒有了牽掛,作為中間人的郗鑑也跟著走了。
對於老丈人的死訊,王羲之震驚不已,連忙帶著一串兒子們去京口奔喪。
郗鑑是從洛陽就開始的老交情了,王悅和清河也趕去京口送郗鑑最後一程。
一連痛失三位大臣,皇帝有些懵,這次派了御史持節去京口,以太牢禮祭祀,追封太宰,諡號文成,葬禮規格基本和庾亮持平。
第209章 我見猶憐
王導、庾亮和郗鑑,大晉三顆巨星接連墜地。論理,是趙國渡江踏平江南的好日子,但是趙國石虎自從滅了義父石勒全家登基之後,就滿足現狀,再也沒有以前的進取之心,他整日和劉皇后尋歡作樂。
劉皇后成為“禍國妖姬”,石虎徵了十六萬民工,為她造了一個奢靡無比的未央宮,兩人在未央宮胡天胡地,石虎快速發胖,胖到連打獵時壓垮駿馬,到了不方便騎馬的地步。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