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船跑路,立刻有叛軍開船追過來,雙方在船上放箭。
庾亮的侄兒慌忙之下放箭,沒有瞄準,啾的一聲,誤中了掌舵的舵手,舵手痛呼一聲,捂著中箭的胸膛倒進了濤濤江水,死了。
真是出師不利啊,人若倒黴,喝口水都塞牙縫。
船一旦沒有舵手,就開始原地打轉,追兵的船隻追上來,庾家人頓時絕望,紛紛要跳水游到岸邊逃亡。
只有庾亮保持淡定,沒有責怪侄兒,“不要緊,你要先瞄準,這種箭法怎麼能射中敵寇呢。”
侄兒這一次瞄準射擊,終於射到了一個追兵。
庾亮點點頭,“這就對了嘛。”
主心骨穩住了,庾家人也慢慢冷靜下來,心想左右都是死,還是拼死一戰,於是庾家人在江上且戰且退,和叛軍周旋。
這時建康城的城門被叛軍衝開,江上的追兵不追了,紛紛調轉船頭上岸,一起衝進去建康城,按照蘇峻的承諾,建康城裡可以隨便搶一個月,搶到誰就是誰的。
蘇峻手下多是流民,甚至是盜賊,郗鑑這兩年漸漸將流民正規軍化,把手下變成軍人,給他們俸祿娶妻生子,人有了家庭,就有了根,就會把這個國家當成是自己的家,但是蘇峻手下流民和土匪差不多,才不管這個國家的死活。
沒有叛軍追趕,庾亮乘機跑遠了。
且說尚書令卞壼去烏衣巷找王導,庾亮跑了,手下中領軍紛紛潰散,自顧自跑路,往日圍住烏衣巷的軍隊全部散開,王導一看情況不妙,一定是庾亮沒有守住建康城,連忙命部曲家兵嚴陣以待,以防止蘇峻叛軍衝進來打劫。
不僅如此,連對門鄰居謝家也跑到了對面王家家裡避難,謝家的幾百部曲和琅琊王氏一千部曲聯合在一起設定了路障,禁止任何人闖入。
謝家人原本是老皇帝用來監視王導的,老皇帝一死,謝家人沒了使命,反而和鄰居關係緩和起來,王導本就是個寬容的老好人,並不計較這些,謝家人提出避難請求,還出了幾百個護衛,王導就一起接納了。
卞壼的馬剛剛到烏衣巷口,就被兩箭射退。
“此乃王謝之地,閒雜人等不許靠近!”
卞壼下馬,拿出符牌,“我是尚書令卞壼,有急事見王導!”
私兵這才放行,卞壼騎馬跑到王家,拉著王導的衣袖,把庾亮跑路,要他收拾亂攤子的事情說了,卞壼要急哭了,“王公啊,我沒這個本事力挽狂瀾,大晉只有你威望最高,你現在不出山,大晉就要亡國了。”
沒想到庾亮會無恥到這個地步,庾太后和小皇帝都不管了,只顧自己逃跑。
王導說道:“大晉是我一手在建康復活的,庾亮不是個玩意兒,但是小皇帝是個可造之才,大晉不能亡——我先和夫人孩子們交代一下,尚書令稍等。”
王導把除了雷姨娘以外的家裡人——夫人曹淑,六個兒子,一個兒媳婦,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大孫子,還有侄兒王羲之召集起來,說道:“我要跟尚書令去臺城救駕,以免蘇峻圖謀不軌,對皇帝不利,謀朝篡位,此事有些風險,我可能一去不回,我不在的時候,一切聽夫人的安排。”
“二郎,你好好保護家人。”
二郎就是蕩浪子王恬,這幾年已經結婚生子,且長子王琨已經過繼到“去世”大哥王悅的名下承襲香火,王悅的縣公世子爵位也由這個小男孩繼承,長房始終都是長房。
王恬則繼承了父親以前紀丘子子爵的爵位,這幾年王恬還是叛逆的老樣子,只是在危機關頭,他穿上了盔甲,不再披頭散髮沒個正形。
王恬腰間有佩劍,說道:“父親放心,有兒子守著,保管叛軍不能闖進裡驚擾母親和弟弟們。”
安排好一切,王導把一封信交給曹淑,“夫人,這是我的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