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著美人出動出局,剩下七個大臣都不知說啥好。

接連死了兩個男人,宋褘揹負禍國妖姬之名,太寧帝最不放心的就是她,阮咸是作為士族領袖和音樂大師,又不歧視宋褘出身,宋褘終生有靠,太寧帝了結一樁心事,精神霎時都好多了。

太寧帝開始託孤,“太子年幼,只有五歲,離不開母親,庾皇后出身名門,賢良淑德,朕死之後,庾皇后為攝政太后,直至太子十四歲加冠禮成年為止。”

庾皇后攝政在七位大臣的預料之中,因為太子什麼都不懂,看不懂奏疏,如何料理國事?且庾皇后為太寧帝生下兩子三女,宮中沒有庶子,庾皇后定會一心一意輔佐太子,守住皇位。

“庾亮掌管中護軍,保衛建康城,兼任中書令,管中書省。”

“陸曄掌管中領軍,保衛臺城。”

“其餘五位大臣,各司其職,齊心協力輔佐太子。”

連老狐狸王導都暗贊太寧帝的安排實在太絕了,庾亮是外戚,太子的舅舅,庾皇后攝政,當然心裡向著親哥哥庾亮,以保住皇位,所以庾亮掌管中護軍,保護都城。

但是負責保護臺城皇宮的中領軍必須交給和庾亮沒有一點關係的陸曄,以防止外戚勢力過大,對皇權造成威脅。

安排好後事,太寧帝嘆道:“人總是要死的,朕不難過。只是最近總想起當年和貞世子王悅去中原迎接愍懷二帝的場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朕發誓登基之後,定要收復中原,統一南北,可惜朕壽命已盡,大限將至,這個目標無法完成了,但是太子還年幼,將來繼位之後,皇后和七位大臣互為唇齒,共輔大晉江山社稷。”

七人齊齊跪下,行跪拜大禮。

太寧帝又道:“朕死之後,葬禮從簡,素衣入棺,不要弄什麼金縷玉衣裝裹陪葬,不要鋪張。”

交代完身後事,中書省官員將太寧帝的話記下,寫成詔書,蓋上國璽,將來就是皇帝遺詔。

眾人退下,太寧帝昏昏欲睡,也不知過了幾時,聽見庾皇后說道:“皇上,王悅和清河公主來了。”

太寧帝掙扎著起來,說道:“你把嶽兒帶來。”

司馬嶽是二皇子,今年只有四歲,封琅琊王。

庾皇后不解其意,說道:“二郎已睡熟了。”

太寧帝說道:“把他抱過來。”

庾皇后只得照做。

清河和王悅來到紫光殿時,看到太寧帝已經披衣起床,龍床上有個小男童睡的正香,小臉紅撲撲的。

太寧帝瘦了,弱不勝衣,肩胛骨都從衣服裡凸出來,他還要去迎接,被王悅扶著坐下,看著兩人疑惑的目光,太寧帝笑道:“沒有什麼陰謀詭計,宮裡都是自己人,皇后賢惠。也和宋褘無關,朕雖寵她,卻並沒有放縱自己,像傳聞那樣和她夜夜笙歌。朕每天國家大事都忙不過來,累了乏了,只有宋褘吹笛舞蹈給朕解乏,朕擔心死後她在後宮被冷落欺負,就將她賜給阮孚,他們都喜歡音樂,志同道合,這朵鮮花,懂得欣賞她的人才是良人,不會把她視為玩物。”

太寧帝指著東宮方向,“太子託付給了庾皇后和七位顧命大臣,有皇后坐鎮,七個大臣互相支援掣肘,等太子滿了十四歲親政,這七位大臣的年歲也將至。”

太寧帝連年齡都算進去了,即使將來這七個大臣有了不臣之心,也是無用,因為老天爺把他們收回去。

太寧帝磨蹭著二兒子的小臉,“一切安排妥當,朕可以走了,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琅琊王,琅琊王是我們這一支脈的封號,本來是封給世子的,豈料父皇成了皇帝,世子變太子,琅琊王的封號就給了他。將來皇后成為攝政太后,一心撲在太子身上,朕擔心琅琊王被忽視,被人引向歧途。”

“朕就想到你們賢伉儷,你們四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