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郗鑑嘆道:“身為大晉的人,不能抗旨啊。”
王敦心想,這就對上了,難怪只帶著幾百個人赴任,被周撫猜對了。
王敦問:“你跟王悅的關係不是一直很好嘛?何況你當年在洛陽當中領軍的時候,效忠羊皇后和清河公主。如今他們要你當江西都督,你為何不願去?”
郗鑑說道:“以前關係確實不錯,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羊皇后已經改嫁,成為趙國劉曜的皇后,劉曜滅我大晉,毀我洛陽,深仇大恨,羊皇后卻改嫁於他,既然她決定當敵國的皇后,就不再是我大晉的人了,我無需再保護她的女兒清河公主。至於王悅……他為了給父親奪回丞相之位,居然和您為敵,利用我的軍隊來制衡丞相,我很是不齒。”
“王導心在江南,毫無收復中原之心,但是丞相不一樣。”
郗鑑對王敦一拜,滿是崇拜的目光,說道:“我一直拜服丞相。當年妖后賈南風專權,廢了太子,還捉拿支援太子的臣子,將他們流放,不準百官送別。但是丞相不懼賈南風的權勢,堅持去送別,結果被賈南風下了大獄。後來是王戎和襄城公主把丞相救出來的。丞相年輕時就剛直不阿,堅守正義,匡扶社稷,心懷國家。“
“丞相到了暮年,成功起兵勤王,誅殺奸臣,逼得奸臣劉隗拖家帶口去投靠趙國石勒,之後並不貪圖建康城的榮華富貴,說走就走,依然帶著軍隊回到武昌練兵,意圖統一南北,收復中原,丞相一如以往心懷天下,不為蠅頭小利所誘,豈是王導王悅這類偏安江南的縮頭烏龜能比的?”
郗鑑痛罵王導王悅父子,句句都戳中了王敦,王敦聽得是爽快,建康城的人都罵他而捧王導,郗鑑卻慧眼識英雄,逆流而行,王敦覺得郗鑑真是個人才啊!
王敦決定和郗鑑結盟,說道:“我有心北上,先攻趙國石勒,再攻趙國劉曜,收復中原,但是目前兵力有限,且朝廷大部人只想過安穩日子,不同意出兵,我又不能獨自帶兵北上,後方糧草一旦斷了,我的軍隊就等於送死。”
“你我結盟,兵力加倍,二十萬軍尚可和兩個趙國一戰,你看如何?”
郗鑑拱手道:“任憑丞相差遣。”
王敦心花怒放,和郗鑑一醉方休,酒宴過後,郗鑑被扶下去休息,周撫乘機對王敦進言,說道:“丞相,郗鑑在酒宴的話不可以輕易相信,萬一他使用反間計,名為結盟,實則是皇帝的內應就麻煩了,有個辦法可以試探郗鑑的誠意。”
王敦問:“什麼辦法?”
周撫說道:“現在王導是尚書檯尚書令,掌控朝局,估計把郗鑑封為江西都督就是他的意思。丞相何不廢了王導的尚書令之位,把這個位置給郗鑑?此乃一石二鳥之計,既能試探郗鑑的誠意,又能離間郗鑑和王導的關係,讓他們去爭尚書令之位。”
妙啊,實在是妙!
王敦遂同意了周撫的計策,封了郗鑑為尚書令,要郗鑑去建康城赴任,把以前的尚書令王導趕下臺。
郗鑑肯定能爭贏,因為郗鑑手中有兵,王導必須讓位。
如此,既能夠削弱王導,還能把士族們的仇恨都拉到郗鑑頭上去,和我王敦無關。
王敦簡直要為自己的機智鼓掌呢。
丞相是最大的官,他有權力決定尚書令是誰,郗鑑手中的委任狀從江西都督變成了尚書令,這下王導連尚書令的官職都保不住了,簡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郗鑑除了當尚書令,他還帶著十萬僱傭兵南渡,駐紮在石頭城等等建康城周圍的軍事重地,成為保衛京師的中護軍。
臺城裡,王應帶著兩萬中領軍保護皇宮,和郗鑑互相呼應。
王導當然不肯離開尚書檯讓位,郗鑑和王應就帶著各自的絕對保衛尚書檯,逼得王導含淚離開。
王悅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