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丞相啊。”太興帝用盡最後的力氣,抬起胳膊,像個受盡委屈的孩子,找到了家長告狀,他手指著王應,“他……他們逼我喝毒/藥,弄死朕,謀朝……篡位。”
王敦和王應父子齊齊說道:“你胡說!”
太興帝猛地開始像一條鯉魚似的打擺子,連王導王悅都按不住,等御醫趕來時,太興帝氣絕。
“我沒有!真沒有!”王應大聲辯駁著,驀地,他看到了御案上有個青瓷葫蘆瓶,開啟聞了聞味道,說道:“一股刺鼻的味道,定是某種毒物,皇上故意喝下此物,栽贓我們父子。
第162章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變故來的太快了。
王導這隻老狐狸,不準揹著藥箱的御醫靠近,要手下把御醫遠遠的送走,從此杳無音訊。
王應看著死在龍椅上的太興帝,反覆說“不是我,不是我”,說的王悅心煩,道:“閉嘴!現在不是追究皇帝是怎麼死的時候,皇上可以被廢,但不能死於我們琅琊王氏之手,一旦按上弒君之名,堂叔的勤王清君側就只成為一句空話,實則弒君。所有支援我們計程車族都會反對我們。”
士族勤王的基本規則就是不能弒君。這是士族的底線,因為一旦弒君,就表示琅琊王氏有取代司馬氏,重新建立一個帝國的野心。
如果把權力比作一個胡餅,以前皇權巔峰時期,是皇帝掌握七成權力,把三分分給士族,因為皇帝需要士族幫忙治理國家,想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草。
可是到了魏晉時代,由於“九品中正制”的特殊官職存在,導致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高官全部被士族壟斷,權力的主體慢慢從皇帝過渡到士族門閥政治。
尤其是王導一手促成大晉在建康重生之後,大晉的權力分成結構是是皇帝頂多分到胡餅的十分之一,其餘九塊全部給王導拿去分給士族們了。
這些中原南渡來計程車族們,排排坐,等著王導給他們分果果,你一個呀我一個,王導不會虧待每一個士族。
坐在王導這個“分果果”的位置,無論太興帝是個蠢貨還是明君,王導都不可能把權力讓渡給皇帝,皇帝只能是傀儡,因為此消彼長,皇權增加,意味著士族的權力在減少,士族吃不飽,就會質疑王導的能力,王導若失去士族的擁護,他根本“導”不動這個帝國。
所以,偏安江南的大晉是士族門閥政治的頂峰時期,士族們都過的好,王導就是家族出了王敦這個“逆臣”,士族也依然支援王導,紛紛為他求情。
然而,如果琅琊王氏弒君,王導稱帝,那麼剛剛成立的帝國必然會把原本給了士族們的權力收回,加強皇權和中央集權,皇權要吃掉胡餅的十分之七,剩下十分之三由士族們瓜分。
同樣一個胡餅,是十分之九多還是十分之三多?
士族們心裡都有一筆明賬,大家都希望皇帝是傀儡,士族們聯手牽制皇權,而不是被一個強悍的皇帝來牽制士族。
對於士族而言,傀儡皇帝是世界上最好的皇帝——朝廷至今都有不少官員懷念白痴皇帝晉惠帝,一個完美的傀儡。
王應終於冷靜下來了,“現在怎麼辦?這個皇帝太狡猾了,臨死寧可自毀也要挑撥我們家族,還要我們揹負弒君的惡名。”
千算萬算,王敦萬萬沒有料到太興帝會走上自裁栽贓這條路,喃喃道:“沒有人相信我們父子,無論我們如何解釋,士族們都不會相信的,他們都會以為皇上是我們殺死的。”
關鍵時刻,還是老好人王導最先找到解決的方法,“首先,封鎖訊息,按照皇上的日常飲食習慣,送進來茶點和飯食,裝作皇上還活著。”
“把家裡的大夫叫來,要他給皇帝看病,對外宣稱皇上因偏信逆臣劉隗的讒言,誤會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