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

這一天,太子的心忽上忽上,就像過山車一樣,朝著東宮拔足狂奔。

荀氏打扮成普通軍士的模樣,被王悅帶進東宮,太子妃恭迎婆婆,將自己的衣裙首飾拿出來給荀氏換上。

太子跪在荀氏跟前,“母親!我差點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

荀氏對著王悅點頭,“一群人打著琅琊王氏的旗幟芳林苑喊打喊殺的,是太子友救了我。”

原來王悅身上的血是刺客的。

荀氏領著太子和太子妃對著王悅一拜,“多謝太子友救命之恩。”

太子對感激涕零,“太子友是如何得知皇上會我母親起了殺心?連我安插在皇上身邊的耳目都沒有覺察。”

王悅淡淡道:“我只是見慣了皇權下的人倫慘劇,做出最壞的推論罷了。”

兵亂馬亂之下,有幾人會關心芳林苑荀氏的安危呢?王悅關注荀氏,是因為他生母羊獻容也是二嫁之身的緣故,對荀氏起了惻隱之心。

東宮母子重逢,骨肉團圓,感天動地。臺城外頭的朱雀橋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王敦大軍已經到達這裡,正在強渡朱雀橋,劉隗率領兩萬羽林軍,守在朱雀橋這道臺城最後的屏障。

朱雀橋是秦淮河上最大的一座浮橋,臺城就在秦淮河以北。

劉隗隔橋劍指王敦,“給我衝過去斬殺此逆賊!”

王敦也拔劍,“琅琊王氏和其餘各士族的部曲們,你們被這佞臣強徵入伍,可還甘心?今日,若有人誅殺劉隗,賞十萬貫。”

這兩萬羽林軍都是從各個士族薅來的,本就是一盤散沙,毫無忠心可言,一看舊主來了,琅琊王氏的部曲首先倒戈,而後其他士族也紛紛調轉槍頭,衝向劉隗。

劉隗見了,立刻拍馬就跑,羽林軍還沒開戰就全線潰退。

見江北一片混亂,王敦立刻命令軍隊渡過朱雀橋,往臺城方向而去。

第161章 君心難測

劉隗兵敗如山,跑到臺城,跪下向太興帝請罪,“微臣無能,沒能阻止王敦。王敦的軍隊已經跨過朱雀橋。”

太興帝已經對太子交代完遺言,心無掛礙,他拍了拍手,侍衛們把劉隗的家人全部帶出來——只是沒有二兒媳婦臨江公主。

太興帝說道:“你這些年來,一直為朕衝鋒陷陣,朝廷官員幾乎得罪了個遍。朕知道他們不會放過你和你的家人,朕把你的家人接過來,讓最後幾個侍衛護送你們渡江,去趙國重新開始,這是朕為你寫的證明清白的信,你拿著它,將來回來,這封信會證明你是被迫害而渡江去了趙國。”

太興帝將親筆信塞給劉隗,“你是一個有理想有作為的大臣,最後一刻也不曾放棄。你痛恨士族腐朽專權,敢挑戰士族的統治,削弱士族,維護皇權,朕很感動,只是朕太無能,不能保護你實現政治理想。希望你逃到他國,能夠遇到賞識你的君主。”

劉隗不肯接太興帝的信,“微臣永為晉臣!豈能叛國,當趙國的官!”

太興帝搖頭,“投靠趙國,是因你被王導王敦迫害,不是背叛大晉,朕有親筆信為證。你先去趙國找一個棲身之所,將來琅琊王氏倒臺或者式微時,你再找機會回到大晉。只要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琅琊王氏隻手遮天,你除了逃到趙國求庇護,還能怎麼辦?”

劉隗一聽,只得接受信件,帶著全家人含淚告別太興帝。

滔滔長江東逝水。

劉隗渡江,對著江水發誓:我劉隗即使這輩子不能歸,鬥不過琅琊王氏。但是愚公尚能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將來我的子孫,必定會回到大晉,我們劉家永為晉臣。

劉隗帶著全家投靠趙國皇帝石勒,石勒對劉隗禮遇有加,要他當丞相左長史,視為心腹。當然,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