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適應熱情的太子,說道:“我堂弟王羲之臨摹的衛夫人字帖比我好多了。”

太子無腦吹捧,“太子友不僅字寫得好,還謙虛好學。對了,我告訴你一件事。”

太子和王悅進屋密談,“昨天下朝之後,皇上召見劉隗,兩人談話,我的人隱隱聽見是有關公主的婚事。”

太子在太興帝身邊有耳目,如今王悅和他之間好到沒有秘密了,太子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告訴王悅。

王悅立刻警惕起來,“他們要把清河公主嫁給誰?”

太子說道:“我的人隔著太遠,聽不清,只是隱約聽到臨海公主、駙馬之類的詞。”

王悅說道:“和劉隗商議,駙馬人選應該和劉隗有關,我去把劉隗未婚的兒子,侄兒,外甥之類的親戚查一遍,應該就有眉目了。”

王悅說做就做,出了東宮,派人手摸劉隗的底細,很快東宮派人來到烏衣巷送密報,說皇上剛剛召見了劉隗的二兒子劉綏進臺城,而劉綏正當婚齡,還沒定親。

第155章 賜婚

劉隗出身三流士族,如果他不豁出去像個鬥士一樣到處去撕咬王導的人,那麼他是沒有機會得到太興帝的賞識,成為御史中臣,還加封侍中的。

侍中就是皇帝的智囊團領袖人物,當年嵇邵就是白痴慧皇后的侍中。

劉隗擅長用王導的黨羽所犯生活中的小錯,然後死咬住不肯放,什麼在喪期間赴宴會啦,甚至連死人都參,一次又一次的參人,必須把對方名聲搞臭搞下臺才肯罷休。

別人留下來的作品是字帖,琴曲,或者詩詞等物,劉隗就不一樣了,他備有個性,流傳千古的作品全是參人罵人的範本,什麼《上言王籍周喪娶妻事》、《奏劾祖約》、《奏劾梁龕》、《奏劾阮抗宋挺》、《奏請追除宋挺名》、《奏劾周筵劉胤李匡》、《奏劾周顗》等,全都是奏本。

而且被劉隗參奏的官員都有個共同點的特點——他們都是王導全力提攜的人。

所以沒有誰是正義的,都是政治利益角逐。

這一百年來,無論國家如何更迭,城頭變幻大王旗,換誰做皇帝,都是士族把持朝政,皇權旁落,無論劉槐如何死咬不住不放,這些被參奏的官沒有一個人獲罪或者丟官,都被王導攔下來,用金錢

贖罪或者調遣的方式,換一個地方繼續做官。

王導必須保住他們,無論他們是否有罪,因為如果王導不在下面兜住他們,那麼以後誰敢站在王導這邊,去支援王導推行的《僑寄法》等新政?

政治,就是利益的交換。王導和太興帝在背後鬥法,前面的馬前卒必須要養肥了才好“打仗”。

劉隗是太興帝最能打的一匹馬,想要馬兒跑,就得加料餵養馬匹吃小灶,太興帝想起王悅在臺城慷慨陳詞,把最擅長罵人參人的劉隗都罵得抬不起頭的那一幕,心頭一亮:

對啊!我知道怎麼把臨海公主賣個好價錢了!既然王悅那麼維護羊慧皇后,和有鐵嘴之稱的劉隗硬碰硬,那麼我乾脆把羊慧皇后唯一的親生女兒嫁到劉家去!

如此一來,能夠安撫被罵得灰頭土臉的劉隗,挽回顏面。把公主嫁到劉家,劉家肯定感激皇恩浩蕩,更加放心大膽的參人咬人,甘願當皇帝的一條狗——因為公主之尊,即使劉家將來被王導報復,最壞的結局也不至於滅門。起碼能夠保住駙馬的性命,公主所生的劉家子嗣也會被豁免。

此外,劉隗這種三流士族有公主下嫁,也能光宗耀祖,提升門楣。

還有,就是羊慧皇后之女最後卻嫁給王悅痛罵過的劉隗的兒子,這等於是打王悅和琅琊王氏的臉面,這讓備受王導壓制的太興帝想想就很興奮。

太興帝召見劉隗的二兒子劉綏,劉家為了得到公主下嫁,當然指天發誓表忠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