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絕加入劉隗的徵兵,劉隗有所不得,便歸罪於良民原來的主人。

這就是劉隗做的過分的地方了。劉隗拿著《放僮法》逼士族們放僮客,僮客成為良民,卻沒有真正的自由——前腳拿到良民的戶籍,後腳就被劉隗強徵入伍,成為羽林軍。這等於是拿著一部法律直接從士族的口袋掏東西塞進自己的口袋,跟明搶差不多。

士族們痛恨劉隗,乾脆不等劉隗上門,就直接放僮客們自由,給他們良民的身份,心想我反正要失去了,乾脆你劉隗也得不到。

但是劉隗不肯放過這些得到自由的良民,照樣強徵入伍。

這些連僮客都惱了,你不是說要放奴嗎?我們已經不是奴隸了,為什麼還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當士族的奴隸,和當你劉隗的奴隸有什麼區別?

如此,劉隗得罪的不僅僅是士族,就連強行收編的羽林軍表白上臣服,內心其實毫無忠誠可言,滿朝文武,士族軍隊,都在罵劉隗。

王敦在討伐書裡列舉了劉隗十大罪狀後,說道:“逆臣劉隗欺上瞞下,禍亂朝廷,臣身為輔弼之臣,實在逼不得已,決定起兵去建康城討伐逆臣,以清君側。如果皇上斬殺劉隗,把他的首級給我,那麼微臣立刻罷兵,帶著軍隊回到武昌去。”

王敦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劍指建康,立刻轟動朝廷。

王敦就是王導用來打醒太興帝和劉隗的棋子。王導在朝廷苦心經營多年,把王敦推到九州大都督的位置上,統領軍隊,為的就是把槍桿子牢牢掌握在琅琊王氏的手中,無論太興帝如何作妖,都逃不過王導的五指山。

王導只需推出王敦這枚棋,就能直接把太興帝就將死了,而且,王導手上一直都乾乾淨淨的,一滴血都沒有,保持著忠君忠誠的形象。

王導要保持老好人的人設,他不可能直接動手,他早就料到王敦的性格絕對不能容忍劉隗,必定起兵討伐。

一切都在王導的計劃之中。

王悅看著父親精妙的佈局,一環扣一環,甚是佩服,自愧不如,這才修煉千年的狐狸啊,我那點微末的本事,連父親一鱗半爪都沒有。

王導看出兒子心中所想,“你莫要暗自菲薄,你還年輕,只有十八歲,你的種種表現,比十八歲的我有本事多了。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那還得了?肯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兒子,為父一直都相信你。”

一般的父親都用挫折教育,擺出嚴父的嘴臉,恨不得把兒子罵到泥土裡,把兒子當仇人般打擊。但是王導不一樣,他對王悅當做“爹”一樣養著,捧著,供著,從來沒有一句歹話,總是反過來拍兒子的馬屁。

得知王敦起兵,王導淡定的召集琅琊王氏所有族人開會,“從現在起,所有人,包括我,立刻寫辭呈,辭去官職,每天穿著白色粗麻衣服,跟我去臺城門口請罪。”

啥?琅琊王氏的族人們不解,“此事因劉隗倒行逆施、皇上不得臣心而起,駙馬王敦起兵清君側,誅逆臣,與丞相何干?與我等何干?”

都不服氣啊,憑什麼?我們又沒錯事,為什麼我們要辭官請罪?

更有族人直言說道:“駙馬王敦大軍即將到建康,皇帝和劉隗靠什麼阻攔駙馬的軍隊?我們用不著請罪。”

王敦就要從武昌打過來了,他統領九個州的兵馬,誰有本事和他一戰?

面對族人的質疑,平時老好人的王導第一次露出“霸道丞相”之相:

“聽我的,都聽我的。”

“辭職,全部辭職,不要問了,全部辭職。我再跟你們說一遍,全部辭職,全部辭職,不要再問了。”

“你別幹了。”

“我不需要你的意見,我是族長。我的意見就是所有琅琊王氏的意見。”

“聽我的,我一個人說了算,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