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潔,委身劉曜。
“……羊慧皇后若還有半點廉恥之心,就不該接受劉曜冊封她為皇后!”
“一女豈能二嫁,一個皇后怎可當兩國的皇后!”
“劉曜滅我大晉,毀我都城洛陽,血海深仇,她若還有半點大晉皇后的尊嚴,就該效仿當年西施,潛伏在趙王皇宮,以伴君的名義迷惑劉曜,搞垮趙國,等我大晉揮師北上覆國!”
既然說起西施,立刻有大臣想起貂蟬。
“對!既然落於劉曜之手,無奈奈何,必須委身於他,那就學貂蟬忍辱負重,以美色挑撥董卓呂布父子互相殘殺。
“你們不要天真在這裡想入非非,已經不可能了!羊慧皇后已經為劉曜生下一個兒子,才滿月就封了太子。她為匈奴人生兒子,不配再當我們大晉的皇后,請皇上廢了羊慧皇后,將她的名字從宗譜和史書裡抹去!”
“臣附議!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尤其是兒子,就是以兒子為重,國為輕,給匈奴人生兒子的女人,不配再當我們大晉的皇后。”
“臣附議!”
“臣附議!”
群臣吵得紛紛揚揚,到最後居然達成統一,把矛頭直指羊獻容,對羊獻容口誅筆伐,對她的怨恨甚至超過了對劉曜的恨。
雖然王悅預料此事不容樂觀,但是親眼見到臺城這些大臣的醜態,把汙水往毫無反抗之力的羊獻容身上潑,他還是太低估了人性的醜惡和底線。
為了面子,就可以把羊獻容推出去,獻祭她的身體和靈魂。
有那麼一瞬間,王悅腦子裡湧進去一個可怕的念頭:這大晉國就是該亡!這樣的國家,還念它作甚!
為什麼偏偏活下來的是這些人?為什麼路邊的一具具白骨不是他們?
再後來,甚至有人呼籲廢了清河,“……臨海公主乃是羊氏所生,母親不配為後,女兒也不配為大
晉公主。”
“臣附議!”
“臣附議!”
太子司馬紹實在聽不下去了,他大聲斥責這些呼籲廢公主的大臣,“我是大晉太子,我的生母荀氏被逐出宮廷後,一度改嫁。按照你們的意思,臨海公主因母親再嫁而不配當公主,那麼我這個太子是不是也要被廢黜?”
此言一出,眾臣都不敢出聲了。
太興帝把火引到王悅身上,把難題拋給他,“世子是副史,又是東宮太子友,以及王丞相的嫡長子,你的意見如何?”
今天的早朝在王悅意料之中,但是把羊獻容踐踏成這樣,非要踩到泥土裡再跺幾腳,實在出乎意料。
王悅環視一圈,說道:“如果不是看著各位穿著官袍,拿著笏板,我還以為各位在街頭相罵。各位,這裡是臺城,我們要商議的是國家大事,各位卻在討論一個女人的貞節。大晉那條律法寫著寡婦不能改嫁,你指出來我看看?”
管著律法的御史中丞、侍中劉隗站出來說道:“羊氏改嫁劉曜之時,尚未守滿三年孝期,戴孝出嫁,對前夫不義,這樣不貞不節不義的寡婦,在我大晉,要判打板子,還要判再婚無效,遣歸孃家,嚴加管教。”
劉隗是太興帝的心腹,用來制衡王導的急先鋒,是王導的政敵,他是御史中臣,負責監督文武百官,最擅長的就是彈劾,幾乎所有有頭有臉計程車族都被他彈劾過,其中就包括王導的侄兒王含,連琅琊王氏他也敢碰。
既然要彈劾別人,就要通曉律法,口才和文筆都要好,要敢於用法律和事實和權貴做鬥爭,比如王悅就是個再好不過的靶子。
“劉侍中,羊慧皇后還沒被皇上廢黜,她就是一天是大晉的皇后,你一口一個羊氏說的是誰?皇后是君,劉侍中是臣,對君不敬,你要造反嗎?”王悅說道:“洛陽城破,羊慧皇后被劉曜擄走之時,劉侍中在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