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些怨氣,“現在知道江南好了?以後還動不動就自作主張跑洛陽跑的?以前你父親在江南多少次要你們母子回去,你們偏不,現在好了,丟盔卸甲往江南跑,卻怎麼都跑不到地方,處處受阻。”
曹淑說道:“我聽襄城公主的事情了,駙馬節哀順變。”
王敦和襄城公主沒有什麼感情,至今一個子嗣都沒有,但畢竟是結髮夫妻,王敦心下還是難過的,“當時那種情況……我沒辦法跳進水裡救她,未必救得活不說,如果我跳水了,無人指揮作戰,手下士兵一定會亂,到時候所有人都得死。”
王悅問王敦,“叔父接下來往何處走?”
王敦沉吟片刻,“去建業的路好多土匪劫匪,都等著趁火打劫,搶我們這些從中原來的流民,我們可能連建業都看不見,就死在路上了。我們去荊州,荊州刺史是王澄,我們琅琊王氏的人,大司徒王衍的親弟弟,我們先去投奔他,從荊州到建業,坐著戰船就能到,還有族人護送,定能安全到達。”
第五卷:大晉重生
第100章 重生
眾人都覺得駙馬王敦說的有道理,通往建業(既現在的南京)的路太兇險,很可能到最後無人生還,不若走個彎道,曲線求生,先去荊州投靠琅琊王氏的族人王澄。
王悅曹淑等人王敦都認識,唯獨沒有認出來蓬頭垢面的河東公主:“這位婦人是——”
逃難中,河東公主瘦下來了,以前圓潤的臉,現在下巴都尖了,連氣質也變了,以前高傲蠻橫,現在就是普通逃難的婦人,王敦這個親姨夫居然都看不出來。
眾人正要解釋,河東公主對著王敦行了一禮,“民婦孫氏,逃難中和家人走散,承蒙紀丘子夫人收留,一同前往建業,期待和家人重逢。”
河東公主不想說出真實身份,乾脆從了前夫孫會的姓氏,大晉亡了,她這個公主還是“死”了比較好,她不想當亡國公主——她的驕傲不容許。
荊州刺史王澄駙馬王敦的堂弟、是死在危牆之下撒幣衍王衍的親弟弟,他的性格可以用兩個形容,就是欠揍。
他有多麼欠揍?
王澄王衍兄弟的父母死的早,母親死的時候,將還不懂事的小兒子王澄託付給長子王衍和兒媳郭氏,要他們把小弟弟當親兒子撫養。
撒幣衍只懂得清談搞學術,還散盡家財,用來補貼族人,以獲得寬厚賢德的名聲,連城裡的房子都賣了,全家搬到鄉下田莊去住。
丈夫只曉得到處撒錢,還把錢財視為“阿堵物”,小叔子又小,全家生活的重擔全壓在當家主母郭氏頭上,逼得郭氏甚至把自己陪嫁的丫鬟叫出去撿糞去賣了換點錢買油鹽!
王澄看不慣,勸大嫂愛惜奴婢,別逼丫鬟拋頭露面出去撿糞了。
郭氏什麼人?她孃家太原郭氏的“特產”就是悍婦,幾乎無人不潑,她的堂姐郭槐生的女兒皇后賈南風更是潑婦中的潑婦。
丫鬟不去撿糞,你們全家喝西北風?這小叔子太欠揍了。
郭氏暴怒,揪著小叔子的衣服就打,“婆婆臨死之前,要小叔聽我的話,不是要我聽小叔的話。”
王澄當時十四歲,奮力從潑辣大嫂手中掙扎,最後從窗戶裡逃跑了。
王衍王澄兄弟經常互相吹捧,王澄說:“阿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
王衍說:“誠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一旁大嫂郭氏聽這對兄弟商業互吹覺得噁心,道:“別互相誇讚了,家裡的米缸已經空了,你們趕緊想辦法弄點錢買米去。”
王衍一聽到錢字就不舒服,“不要在我面前提這個字,汙穢!”
王澄:“我和大哥正在清談,莫要用俗事打擾我們清淨,粗俗!”
郭氏提起小叔子的衣領就是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