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永嘉南渡。
中原百姓看見昔日天下腳下洛陽城的人們齊齊拖兒帶女的往南遷徙,曉得大晉真的要亡了,也跟著大遷徙,這是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絕後的人口大遷徙,其南遷的人數達到百萬之多。
有普通百姓,也有士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琅琊諸葛氏等等家族紛紛南遷,從此以後,中原文明正式傳入江南,有形的如財富,無形的如文化、禮儀、農具、農業工業技術等等皆透過遷徙的方式到了江東。
江東,這片被稱為“蠻夷”的地方被輸血,就像武林低手無意中得到了武功秘籍,練了洗髓經,脫胎換骨,成了武林盟主,綻放出新的文明。
江南文明由此誕生,發展壯大,後來甚至趕超了中原文明,上演蛇吞象。
這次人口大遷徙,史上稱為“衣冠南渡”。
後世人看史書,只曉得衣冠南渡、民族大融合、江南文明萌芽崛起等等名詞,但是這些簡單詞彙背後,字字皆是血與淚。
且說劉曜和王彌爭奪皇宮開打,雙方皆損千人以上——這個傷亡數字比打大晉正規軍的戰爭還要多,事情鬧大了,兩人都不好向皇帝劉聰交代,於是乎,兩人成了死你我活的仇人。
呼延晏因被王彌搶了七成財富和掰斷兩根手指頭之仇,暫時站在劉曜這邊,口口聲聲說是王彌先動的手!
皇帝劉聰的母親是呼延太后,呼延晏是太后家族的人,算是劉聰的表哥,所以呼延晏的證詞會起決定性的作用。
王彌氣啊,“你放屁!明明劉曜殺的大漢軍人最多!他才應該對內訌之事負責!”
呼延晏指骨剛剛接好,連忙躲到劉曜身後,“是你先動的手,要殺了劉曜搶功勞、搶俘虜的大晉皇帝、國璽、獨佔皇宮的財富。劉曜為了自保,才不得不反抗的!”
王彌依然是土匪邏輯,“就我一個人搶了?劉曜分明搶的更多!既然都是搶,誰比誰高貴?誰比誰忠誠?”
劉曜說道:“我今日就啟程回平陽(漢國都城),所有的財寶、大晉的皇帝、國璽我什麼不留,全部獻給皇上。”
劉曜說的出,做得到。反正皇帝劉聰是他二哥,會幫他養著手下軍隊、
但是王彌不一樣啊,他就是貔貅,只進不出,要他吐出來比要他死還難受。
如果劉曜回平陽獻出財富和俘虜,加上呼延晏作證,我輕則貶官,重則處死——反正現在大晉已經滅亡了,漢國橫行中原,皇帝劉聰過河拆橋,八成會殺了我!
既然如此,老子還效忠漢國作甚?
我如今搶了那麼多東西,能夠自給自足,還不如回到老家青州去,佔地為王,豈不快活,何必回去受劉曜這廝的鳥氣!
王彌本就是中原人投靠了漢國,現在再次判出漢國也就不意外了。
說走咱就走啊,王彌當即命令手下大軍往青州方向開撥,居然在打了勝仗之後,叛出漢國,跑了!
呼延晏見王彌跑了,連忙煽風點火,慫恿劉曜乘勝追擊,“王彌心虛,將軍何不乘機將其一舉殲滅,滅了大晉,俘虜帝王,獻上國璽,再加上平定王彌叛亂,四項大功勞加在一起,將軍這次恐怕封王啊!”
劉曜因是養子,而一直沒有封王。
劉曜對呼延晏的打算心知肚明,笑道:“功高震主啊,這個平亂的功勞還是讓給呼延將軍吧,順便報斷指之仇。”
呼延晏但笑不語:你以為我不想?我是打不過王彌這個瘋子啊。
劉曜拍了拍呼延晏的肩膀,“這次多虧了呼延將軍幫忙,才能逼走王彌,否則我在皇上那裡不好交代。”
呼延晏說道:“咱們是一家人,這個王彌是中原人,早晚會背叛我大漢國。不是咱們逼他走的,是他自己要走——劉將軍真的不追了?萬一王彌將來反咬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