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悅看她興致不高的樣子,問,“出了什麼事?”

清河嘆道:”漢國鐵騎南下,兩國開戰了。”

漢國新帝劉聰上位後,剷除異己,穩固了政權,就劍指洛陽,實現父皇的遺願,逐鹿中原。

這一年,西北各族幾乎都臣服漢國,羯族首領石勒更是劉聰麾下大將,在各族的支援下,漢國兵強馬壯,示弱破竹,剛剛入冬,就攻破了汜水關。

汜水關,離洛陽只有七十里路,都城危機!

洛陽人心惶惶,每天都有人絕望,南下遷徙,尋找安全的去處,不過大多數人都是觀望態度——洛陽是都城,當了一輩子洛陽人,他們捨不得走,如果走,那就一起走!

於是乎,遷都的說法在民間和朝堂上都成為爭論的焦點。

大司徒王衍堅決反對遷都,為此,他還把家裡的牛車趕到集市上,公開售賣,以表示自己絕對不離開洛陽的決心。

撒幣衍這樣做有作秀的嫌疑,但他是琅琊王氏的族長,代表著王家的態度,王衍說不走,很多留守在洛陽計程車族也說不走。

東海王見士族表態了,也說不要遷都,“為今之計,陛下可發勤王詔書,號令天下軍隊趕到洛陽來勤王,拯救都城。”

永嘉帝說道:“朕這就發……只是不曉得來不來的及,汜水關離洛陽只有七十里地了,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大晉尚可一戰的大將只有兩人,一人是老牌貴族、幷州刺史劉琨,以聞雞起舞聞名,是王悅和荀灌的老師。而且劉琨還是正兒八經漢朝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血統純正,和漢國劉聰這種上趕著亂認祖宗這種截然不同。

東海王司馬越惜才,重用劉琨,但是劉琨目前在匈奴的大後方,被匈奴大軍給切斷了,只能時不時騷擾漢國大後方,製造一些麻煩而已。

另一個,就是出身寒微、去年揚名立萬的青州刺史苟郗了。

東海王對苟郗還是很有信心的,“苟郗善戰,這一年召集了不少兵馬,訓練有素,如果苟郗能夠及時趕到,必定能夠解洛陽之圍。”

這一年,永嘉帝和苟郗暗通曲款,鴻雁傳書,兩人已經有了推翻東海王司馬越的計劃。

永嘉帝心想,苟郗能來就怪了。嘴上卻說道:“是的,苟郗是我大晉的救星,他一定能來。”

可是過了半個月,苟郗的大軍連影子都沒有,而漢國的軍隊離洛陽越來越近。

不能坐以待斃,東海王司馬越果斷親自領兵出城,阻截來勢兇猛的敵軍。

這一次出征,東海王是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把洛陽城的五萬大軍,各部大臣等等,大司徒王衍什麼的,全部帶上了,幾乎掏空了整個朝廷!

東海王是故意這麼做的,因為他擔心自己出徵,永嘉帝萬一在身後捅刀子,搞出個勤王詔書,宣佈他是逆賊就完了。

但是,把整個朝廷全部拉上戰場,永嘉帝就是想玩什麼花樣也沒有,因為沒有人聽他的——真的沒有人,官員都去打仗了。

王悅,荀灌也在這五萬大軍裡頭,他們兩個不是為了東海王,而是為了保護洛陽。

根據以往長沙王司馬乂那次經驗,即使打了勝仗,一旦退到城裡被敵軍包圍,洛陽城龐大的人口,有限的存糧,根本撐不了多久,最後還是得投降。

所以,如果要保護洛陽城,就必須在外面的戰場擊退敵軍在,這是保護洛陽唯一的方法。

清河送別了檀郎和好朋友,“王悅,我等你回來娶我呀。荀灌,冰窖裡的脆梨越放越甜,等你回來吃。”

王悅說道:“我們一定會得勝的,等苟郗和劉琨的援軍一到,我們就能反守為攻。”

王悅在苟郗麾下打過勝仗,他對苟郗這個平民將軍很有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