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節,大晉如此多嬌,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清河都懵了,低聲道:“嵇侍中,他們兩家並沒有勤王啊,只是去救火。”
嵇侍中道:“都真刀真槍的打起來了,救火就成了勤王。”
王家和荀家本就佔據士族的半壁江山,是領頭羊地位。
嵇侍中是門下省侍中,且長得俊美,是一隻飄逸出塵的老仙鶴,他的話頗具分量,加上一旁還有清河公主舉著白虎幡,無人懷疑嵇侍中說謊。
士族們聽說王荀兩大家族都響應白虎幡的號召勤王了,如果自家不去的話,將來……
思慮再三,各大士族也紛紛派出部曲去勤王。
清河看著一支支隊伍往皇宮方向而去,簡直不敢相信,“嵇侍中,你的話真管用,我方才幾乎說著同樣的話,荀崧和王敦都裝聾作啞不理我。”
嵇侍中道:“時也,勢也,我們力量雖弱,卻佔據了正統,京城今晚是個不眠夜啊。”
言罷,嵇侍中調轉馬頭,往下一個裡坊奔去,繼續動員勤王,清河舉著白虎幡緊緊跟上。
兩人來到琅琊王氏的永康裡,族長王戎正在焦急等待王敦把熊孩子王悅抓回來,可是王悅沒盼到,卻看到了嵇侍中和清河,以及勤王徵兵的白虎幡。
嵇侍中道:“尚書令大人,王敦正在和囧賊決戰千秋門,人手不足,我和清河公主特來求增援。”
如今騎虎難下,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王戎如果不繼續追加“投資“的話,王敦的三千部曲就成為“沉沒成本”,白白浪費了。
沒得辦法,王戎被迫加入了皇室這條岌岌可危的破船,命令族裡剩下的三千部曲前往皇宮千秋門支援。
要玩就玩一把大的,這一仗必須勝。王戎一把年紀了,被迫來一場“梭/哈”,把所有籌碼全部押上去。
清河大喜,“國難當頭,尚書令以舉族之力,出兵勤王,清河甚至感激。”
就這樣,清河和嵇侍中舉著百戶幡去洛陽城二百二十個裡坊徵兵,到處薅羊毛,積少成多,走訪到黎明時分,陸陸續續已有五萬各家的部曲私兵去皇宮勤王。
第52章 舔狗咬舔狗
司馬冏發現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紅袖軍越打越多,而我方的人數越來越少,此消彼長之下,他失去了原有五倍兵力的絕對優勢,居然和紅袖軍持平了。
更要命的是,紅袖軍從單純的中領軍變成了京城各家士族的部曲的“雜牌軍”。
這些雜牌軍的戰鬥力一般,甚至有時候無法統一,各自為陣,但背後的意義重大——這表示一直處於觀望中立態度計程車族紛紛站隊,站在長沙王司馬乂這邊,把他齊王司馬冏給殘忍拋棄了。
司馬冏永遠無法忘記他的前任趙王司馬倫是如何被趕下臺死全家的——就是因為他重用寒族出身的孫秀,徹底失去了士族的支援,即使勉強登上皇位,也很快被幹掉了,沒有士族力量支撐的皇位,猶如建立的散沙之下,根本坐不穩。
司馬冏一直以司馬倫之敗引以為戒,善待士族、重用士族,甚至“一顧茅廬”的親自去了永康裡琅琊王氏,把王戎請出山當尚書令,他的幕僚也都是士族出身的官員組成。
司馬冏一直以為,只要牢牢抓住士族,他就會一直立於不敗之地,那麼,他把皇宮西苑牆壁打了個打洞修路,欺負皇室,甚至調戲羊皇后都無所謂。
但殘酷的現實證明他還是太天真了,皇室一家四口,皇帝白痴、皇后軟弱、河東公主是個傻的還離了婚、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清河公主年僅十三歲,就這種任人宰割的皇室成員配置,居然能夠想出反過來挖他的牆角,把長沙王司馬乂推出來當勤王大元帥,反攻大司馬府!
長沙王得了皇室的支援、士族的支援、不斷的補充兵力,打到了黎明時分,司馬冏十萬軍隊折損過半,人困馬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