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5章 野心(下),朕,木匠皇帝?,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福建泉州府而出向東而行,越過數千裡波濤洶湧的海域,一片漂浮於碧濤搖弋水面之上的海島便是映入眼簾。

此地名為"長崎",位於日本國的最西端,自古以來便是日本與中原地區溝通的重要橋樑。

隋唐時期,日本的遣隋使及隋唐使便是由此地出發,歷經一番乘風破浪之後到達中原地區,汲取文化,瞻仰天朝上國。

及至前宋時期,隨著航海業及造船水平的不斷發展,福建及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商人也乘船抵達長崎經商,並定居此地,使得兩地的交流愈發頻繁。

國朝初年,太祖朱元璋考慮到"陳友諒","張士誠"等殘部逃竄至日本及蒙元征討日本無果的前車之鑑,遂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並制定了"海禁"政策,但民間"偷渡"行為仍常有發生。

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幾十年前的隆慶時期方才迎來了轉機。

在諸多因素之下,隆慶帝下令初步放開海禁,並將對外商貿海域規定為福建澄海,並專門劃定了幾座碼頭。

自此以後,往返於這片海域的商船便是層出不窮,並衍生了一系列規模龐大的"船隊",其中尤以昔日的"海賊王"李旦勢力最甚。

但波瀾壯闊的海域上,除了大明的商船之外,還有不少來自於"荷蘭"及"葡萄牙"等國的船隊,並且以武力相威脅的手段征服著諸多沿海國家,並引發了諸多血案。

為此,實際處於幕府制度控制下的長崎最終於萬曆年間實行"閉關鎖國",只允許來自中國及荷蘭等國家的商船停駐長崎,進行貿易。

長崎島的最西端,一名身材有些矮小,但卻身著華服的年輕人在身後眾多侍衛的簇擁下行至一座地勢有所起伏的緩坡之上,居高臨下的打量著停放在不遠處港口中的十餘艘商船,臉上露出了一抹貪婪之色。

他們日本土地貧瘠,資源有限,莫說與地大物博的"大明"相比,就算是一向被視為大明附屬國的"朝鮮"也遠比他們富庶。

"好東西吶"

不多時,待到身穿華服的年輕人瞥見碼頭上的船伕水手們小心翼翼的將一個包裝嚴實的箱子自船上抬下來的時候,不由得自喉嚨深處發出一聲有些詭異的輕嘆,眼神也是變得猙獰起來。

雖然尚不清楚那箱子裡具體裝的是什麼,但從周邊水手們小心翼翼的模樣便是不難猜出,無非是大明精美絕倫的瓷器亦或者沁人心神的茶葉。

但不管是哪一樣,都是他們日本心心念念,卻始終不能擁有之物。

"將軍,是鄭家的船隊,咱們怕是不好動手"

聽聞年輕人的低喃,默默落後其半個身位的武士便是主動上前一步,臉色有些難看的說道。

他們日本雖是毗鄰大海,航海經驗十分豐富,但因為國內資源有限,生產力低下等緣故,造船的技術也是有些"稚嫩",遠遠無法與地大物博的大明相提並論。

為了彌補自身差距,在見識過昔日"大明水師"橫行整個海域的盛況之後,他們日本國內便將重心放在建造船輕且快的"關船",借希望於憑藉著速度的優勢戰勝大明笨重的戰船。

只可惜在之後的百餘年裡,他們自詡為"小巧便利"能夠以弱勝強的關船並未如願碰上日益廢弛的大明水師,反倒是與大明沿海商人麾下的船隊鬥了個難捨難分。

而這所謂的"鄭氏船隊"便是昔日海賊王李旦麾下的勢力,曾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中縱橫東南海域,令得不可一世的"荷蘭人"及"佛郎機人"都是退避三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明後,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眨眼的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