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4章 金筷相國,朕,木匠皇帝?,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此之外,當再增補一位閣臣。\"
朱由校波瀾不驚的話語,瞬間引得乾清宮暖閣一陣譁然,眾人稍有些平復的心情再度躁動了起來。
自永樂年間,\"內閣\"制度露出萌芽之時起,大明朝的閣臣便通常以三人為常例,但也並未絕對。
例如閣臣身體不佳,於府中稱病不出,而皇帝並不想令其\"告老還鄉\",便會額外增補一位閣臣,代行其權柄。
眼下戶部尚書畢自嚴的情況便有些類似,其雖然被天子列為閣臣,但平日裡還要負責部中事務,自是沒有多餘的精力理會冗雜的朝政。
待到朱由校話音剛落,乾清宮暖閣眾人的目光便是不由自主的向坐在首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身上望去。
一般增補閣臣,都應由六部九卿舉行\"廷議\",商議出幾名候選人報予皇帝知曉之後,再由皇帝做出最後的人選。
但在朱由校登基之後,出於鞏固皇權的目的,他有意淡化了\"廷議\"的存在感與重要性,在一些重要人事人選上,經常乾綱獨斷,亦或者由幾名心腹共同舉薦,不再像往常那般,鬧得舉朝皆知,人聲鼎沸。
眼下朱由校既然已是提出繼續增補閣臣,那麼身為內閣首輔的方從哲便是\"舉薦\"的最佳人選。
放眼整個乾清宮暖閣,也唯有這位地位超然的三朝老臣方才享有此等資格。
\"陛下,翰林院侍講,詹事府左諭德劉鴻訓素有才幹,或可當此重任。\"
沉默了半晌,在眾人稍有些錯愕的眼神中,內閣首輔方從哲緩緩道出了一個稍有些陌生的名字,令得案牘後的朱由校都是為之一愣。
雖然\"閣臣\"品秩一向沒有定論,但通常預設為由六部九卿升任,故而朱由校下意識的認為方從哲會從暖閣中的朝臣中舉薦一位,卻沒有料到竟是提及了一位\"清流\"翰林。
在天啟朝之前,大明一向有\"非翰林,不入閣\"的官場潛規則,京中有司衙門當數\"翰林院\"最為炙手可熱。
雖然身上並沒有什麼要緊的差事,終日只能與腐朽發黃的古籍打交道,但卻架不住詹事府的官員,一般都從翰林院中選拔。
一旦得以入選詹事府,便能與大明諸君,日後的天子朝夕相處,結下師生情誼。
就拿半炷香前才剛剛\"入閣\"的兵部尚書孫承宗來舉例,就因為其曾為詹事府官員,與案牘後的天子有些師生情誼,方才能夠在\"東林黨\"轟然倒塌的時候,仍是維繫著超然的地位,並且在短短六年多的時間裡,便是\"入閣\"輔政。
\"詹事府左諭德?\"
少許的錯愕過後,朱由校的臉上便是露出了一抹深思之色,有些耐人尋味的盯著面前神色自若的內閣首輔方從哲。
如今的大明早已不復昔年的內憂外患,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瞧出,大明已然煥發了新的生機,已是一副中興之象。
朱由校曾經聽過一句話:站在風口浪尖,就是一頭豬都能夠起飛,遑論這劉鴻訓也並非凡人,在原本歷史上曾官至內閣首輔,為了大明的復興而兢兢業業,但因為崇禎帝生性多疑,繼而將其罷免,時人將其稱之為\"金筷相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