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5章 民怨沸騰,朕,木匠皇帝?,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初一,白露。
民間傳說,白露一過,便是宣告了暑天悶熱的結束,天氣會漸漸轉涼,寒生露凝。
但現如今這個說法,放在甘肅鎮卻是有些立不住腳,雖然日頭已然逐漸西沉,但空氣中的燥熱仍是半點不減,不少赤裸著上身的漢子都躲在陰涼處,有氣無力的抱怨著賊老天。
許是覺得單純的抱怨並不足以填補飢腸轆轆的肚子,不少漢子在對視一眼過後,皆是顫顫巍巍的自地上起身,朝著家中而去,心中暗自盤算著,靠著家中的那點存糧,還能堅持多久。
都說朝廷重視陝北,賑濟百姓,可生活在蘭州城中的百姓們卻是沒有半點察覺。
這幾年中,他們從官府手中領到糧食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摘去糧食中摻雜著的碎石,細沙,至多也不過勉強足夠三口之家吃上兩天而已。
蘭州城尚且如此,遑論其餘府縣?
城中百姓的日子沒見得有所改善,反倒是城中的糧價越來越高,起初的時候也曾有百姓聚眾抗議,但是當第二天清晨,這些百姓的屍首出現在城外護城河中以後,城中不滿的聲音便是逐漸消失不見。
貴點就貴點吧,誰讓賊老天的確有些不當人,年年大旱不說,還時不時來一場\"蝗災\"。
唯一聊以慰藉的便是朝廷在陝北大地推行的\"番薯\",\"土豆\"等物,雖然口感遠遠無法與傳統農作物相比,但勝在物美價廉,而且能夠填飽肚子。
正是憑藉著這些物美價廉的\"番薯\"和\"土豆\",蘭州城中才勉強維持著一種異樣的平衡。
但這些天,城中已是保持多日的\"平衡\"卻是漸漸有了被打破的跡象,非但糧價再度開始了輕微的上漲,市井之中也多出了不少流言蜚語。
有一夥自稱是從榆林而來的災民,他們宣稱榆林\"赤野千里\",朝廷調撥的糧草盡皆被運到了甘肅鎮,尤其是蘭州城中。
有蘭州本地百姓想要反駁,卻見得那些行商譏笑一聲:\"陝北連年大旱,咱們這等平民只能苟且偷生,但蘭州城中的王爺們卻是愈發富裕了。\"
或許是知曉城中的\"巡撫大人\"官聲不錯,又是簡在帝心的天子近臣,這些自榆林而來的\"災民\"倒是沒有隨意攀咬。
經過此等\"點撥\"過後,蘭州城中的百姓只覺得茅塞頓開,數年以來累積的怨氣彷彿有了發洩口一般,直指城中的幾位宗室藩王。
雖然仍是沒有鬧出太大的亂子,但城中的\"流言蜚語\"卻是愈發喧囂,甚至驚動了城中那位空降而來的\"巡撫大人\"。
有好幾次,如若不是巡撫大人及時出面,這蘭州城怕是就亂起來了。
儘管如此,蘭州城中除了肅王朱識鋐之外的藩王們仍是不為所動,唯有肅王朱識鋐拿出些許糧食,設廠施粥。
雖然仍是有些杯水車薪,但總歸平息了榆林城中百姓心中的不少怨氣,但幾乎所有人都知曉,這不過是暫時的平靜。
巡撫衙門內,肅王朱識鋐與甘肅巡撫洪承疇對面而坐,兩人的神色均是有些凝重,遲遲不語。
\"洪大人,這城中的氣氛越發不對了。\"
\"難道朝廷對蘭州就坐視不理了嗎?\"
半晌,終是肅王朱識鋐沉不住氣,率先出聲朝著面前的\"天子近臣\"發難,聲音頗為嚴厲。
自洪承疇就任甘肅巡撫以來,除了剛到任的時候,曾經查抄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員之外,便是再沒有任何動作。
既沒有扭轉甘肅鎮的\"窘境\",也未能從中樞索要更多的補助,倒是有些庸庸碌碌,與傳說中\"睿智\"的形象大相徑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