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3章 五軍都督府,朕,木匠皇帝?,柯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朝初年,太祖於南京建國稱帝之後,朝廷上下百廢俱興,社會經濟經過多年的戰亂,遭到嚴重的破壞,為了使國家儘快恢復到應有的秩序,同時也是為了維持龐大軍隊的開支,太祖決定在軍隊實行屯田制,即將當地的田畝分給軍隊,令他們在沒有戰事的時候,自行耕種,自給自足,從而緩解國家的經濟壓力。

對於駐紮在各地的軍隊,太祖則是效仿昔日隋唐時期的府兵制,決定施行衛所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設立衛、所,外統于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

一般每個衛所約莫有五千餘名士卒組成,分別構成五個千戶所,軍權被皇帝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但是這看似萬無一失的舉措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戛然而止,因為當時大明頂尖的武勳皆是陪著\"大明戰神\"朱祁鎮赴難,故而軍權一度出現了真空。

雖然後來憑藉著兵部尚書于謙的力挽狂瀾,成功的將岌岌可危的大明保住,但是最為重要的軍權卻是就此落入了文官的手中,曾經顯赫一時的五軍都督府也是逐漸化為歷史的雲煙,變得名存實亡。

此後歷任天子雖然都曾想過將軍權重新迴歸中央,但卻無一例外的受到了文官的集體抵制,尤其是明武宗朱厚照更是稀裡糊塗的落了一個溺水身亡的下場。

如此亂象一直持續到朱由校繼位,憑藉著一連串的手段,扶持屬於自己的嫡系軍隊,才漸漸的將軍權從文官的手中收回到了手裡。

但是對於地方上根深蒂固的衛所制度,也僅僅是在京師周邊的地區採取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諸如南方和西北等地卻是始終沒有動作。

如今延綏鎮的這一連串鬧劇,終於令得朱由校下定決心,打算在全國範圍內改革已然腐朽多年的\"衛所制度\"。

\"陛下,軍戶制度涉及軍民生計何止百萬,事關重大,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乾清宮暖閣中的眾臣先是一愣,隨後便是忙不迭的躬身說道,雖然已經與朱由校這位年輕天子共事數年,但是他們還時常為朱由校的魄力所折服。

雖然這些年,山西,山東等地已是透過實踐證明,朱由校改革衛所的計劃頗為成功,將軍中的宿疾全部清除,使得軍隊重新恢復了戰鬥力,但陝西畢竟身處帝國西北,遠離中樞,外圍更有蒙古部落虎視眈眈,不可等閒視之。

\"三思而後行?朕的臣子都已經堂而皇之的與蒙古人互通有無了,朕還如何三思?\"

聽到下方臣子的勸諫,朱由校便是狠狠一拍面前的案牘,怒不可遏的說道,直嚇得那名剛剛出聲的臣子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不敢正視朱由校。

西北地區自古民風彪悍,經濟落後,故而朝臣大多不願意前往西北任職,即便偶爾有自告奮勇的,也會在任期結束後,尋找門路,希翼改任他處,諸如胡廷宴這等長期在西北任職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而造成延綏鎮此等亂象的,除了西北地區官員不作為,另一則原因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名存實亡,故而導致了邊軍衛所積弊多年,任由杜文煥這等軍中將校胡作非為。

\"朕已經決定了,打算重整五軍都督府。\"

深吸了一口氣,朱由校像是做出了某種重大決定一般,朝著堂下的臣子們一字一句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明後,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眨眼的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