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節,盤秦,春溪笛曉,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手一揮,扶蘇要什麼就給什麼。
少府衙門本就是扶蘇管著的,嬴政那邊鬆口了,他們自然也全力供給扶蘇的需求,連熟手的匠人都給扶蘇送去幾批。這些匠人任務有兩個,一是教當地人就地取材生產些秦人喜愛的小商品,讓她們可以用手工製品換取糧食;二來是扶蘇要搗鼓一種新事物,讓他們過去跟著學。
相比秦國這邊的全力支援,燕國和魏國就沒那麼太平了。
趙韓兩國沒了,最害怕的當然是魏國,他在韓國被滅以後都忍痛給嬴政割了地,現在趙國也被滅了,嬴政還派人來“借糧”,並且說要他們幫忙養活災民大半年。
這簡直欺人太甚啊!
地都給了,現在還要他們敞開國門接納災民?誰知道你派來的是不是災民?這些可都是身強體壯的男丁,餵飽了可以抄起傢伙上戰場的那種,魏國接納了他們,豈不是引狼入室?
魏國朝中上下討論了好幾天,沒討論出個結果來,你說給糧吧,咽不下這口氣,直接拒絕吧,又怕秦國直接打上門來。
嬴政這人太陰險了!
這件事不管他們怎麼選擇,都只有吃虧的份!
魏國朝廷吵成一團,秦國使者倒是挺悠閒自在,安心地在魏國王城住下了,私底下還聯絡一些暗線到處煽風點火。
燕國那邊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燕王得知燕太子丹散盡家財給秦國送糧,氣得差點吐血。他叫人截留了燕太子丹長子弄到的那些糧食,把人扔去和燕太子丹作伴,嚴令底下的人一粒米都不能送到邯鄲郡去。
面對哭著說自己太過無能的兒子,又說起燕國上下那些傳言,燕太子丹嘆了口氣,不得不佩服嬴政對人心的把控。
若是平時,他父王還有可能冷靜下來把事情理清楚,不至於做得這麼絕對。
事已至此,他說什麼話他父王都不可能聽進去了,只會覺得他真的已經投靠秦國。
……
身在邯鄲郡的扶蘇收到各方訊息,也知道他原本的賑災計劃已經出現偏差,成為了他父皇與燕魏兩國博弈的一步棋。
這些事依然輪不到扶蘇來插手,只是原本要安排到燕魏兩國的男丁估計是去不了了,他直接把人徵調過來建窯,加快這座瓷窯的建設程序。
這兩批人原本已經被告知要去燕魏兩國幹活,現在要被徵調過來,自然免不了一番議論。
在有心人的引導之下,所有人很快知道事情原委:周邊各郡接納不了那麼多人,原本朝廷是想安排他們去給魏國和燕國乾點活換糧食,結果魏燕兩國既不願意借糧也不願意接納他們,所以公子只能想別的辦法安置他們!
雖然說他們現在已經算是秦國人,魏燕兩國不幫他們也很正常,可事情都是經不起對比的。
秦國連大王最愛重的大公子都親自過來了,還住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地方,說要讓這個地方重新好起來才離開;可魏國和燕國這兩個老鄰居,卻一粒米都不願意勻給他們,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
他們這些老趙家留下來的老百姓吧,復國明顯是沒什麼希望了,也輪不到他們來操那個心。要是魏國和燕國打過來,直接遭殃的還是他們好不容易重新拼湊起來的家,所以,以後他們和燕魏兩國勢不兩立,要是將來朝廷在他們這邊徵兵,他們一定跟著朝廷打他丫的!
懷著這樣的心情,所有徵調過來的人都在專業泥瓦匠的指揮之下哼哧哼哧地幹活。
扶蘇給的圖紙很詳盡,建起來不算太難,倒是原料準備那邊要扶蘇過去指導一下。
扶蘇早前發現的特殊土壤是高嶺土,是做瓷器的胎料。
要不是各縣的植被都被薅禿了,扶蘇也不會打起這東西的主意,他知道瓷器燒製的整套流程,現在有煤有土,建好瓷窯就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