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2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中),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在於其代有才人出——即使對於一個家族來說這也很難做到,而在於其能夠在一代一代的延續之維持自己的地位,維持自己的實力。

世家的實力是幾代人用數百年積攢起來的,如果和葉應武這等直二愣子脾氣的皇帝陛下直接衝突的話,損失肯定小不了,很有可能世家幾代人的努力都將化為烏有,所以那些世家也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對於葉應武的態度還有期待。

不過很顯然葉應武在大朝會剛開始給予世家一個再準確不過的答覆,想要和談,沒門。

這是一場雖然沒有硝煙,但是同樣殘酷的鬥爭,而鬥爭的根本,是為了爭奪這天下真正的話語權。

葉應武是依靠軍隊起家的,其稱王稱霸的過程實際有些類似於唐末的藩鎮,和前宋的開國過程差不多,可以說並沒有得到世家太多的支援,因此實際世家並沒有在朝廷扮演多少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世家咬著牙必須要和朝廷一較高下的原因,簡而言之是想要憑藉葉應武的讓步而一腳踏入朝,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世家的延續和生存。

否則以他們以往牆頭草的性格,當然不會如此輕率的去和朝廷如此大張旗鼓的動手。

葉應武剛剛說完,天祥便不慌不忙的站出來,朗聲說道:“啟稟陛下,臣舉薦翰林院大學士劉辰翁,劉相公出身白鷺洲書院,師承前朝江相公和歐陽山長,學富五車、採斐然,藏經綸於胸腹,懷大志於心,坐則有煮茶論道之才,站則有指點江山之能,自執掌翰林院以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此為實所共鑑,故臣以為,以劉相公為少傅,合情合理。”

劉辰翁是翰林院大學士,又是天祥和葉應武的同窗,來擔任這少傅自然也在情理之。畢竟少傅還是需要一個有才能的人來坐鎮,而劉辰翁的才學當然沒的說。更主要的是劉辰翁到現在都沒有被捲入漩渦之,誰都不知道他真實的態度是什麼,讓這一個很有可能是立派的人來擔綱,算不是最好結果,雙方也都能接受。

總直接撕破臉皮來得好。

“臣附議!”這一下幾乎是異口同聲,誰都不會在這面別苗頭。

葉應武點了點頭:“皇子和公主教學之任務,由劉愛卿擔綱,甚合朕心。不過劉卿家畢竟還有翰林院之事務需要承擔,不能總為授業之師來往宮,所以朕還需挑選兩人為輔,一人專,一人專武。”

三個人,這是名額,也是陛下的底線。

所有官員瞳孔縮了縮,對於世家來說,在武功當然沒有多少建樹,一般世家也都是透過在官職務作出努力而飛黃騰達的,所以想要拿下這專精武藝的少傅職位,自然是異想天開,所以他們只有最後這一個選擇,不過陛下真的會好心將這個位置騰出來交給世家麼?

畢竟誰都不會忘了,今天朝還在外面的時候,有一個人較高調的出場啊。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落在靜靜站在那裡的李嘆身,這位葉應武的親信幕僚、救火隊員,果然這一次又是被陛下從其餘地方拽過來救火的麼?武百官此時也顧不身在大殿之,更何況葉應武本來給他們這個時機,雖說不敢開**談,但是片刻之間不知有多少目光來往。

至於這些目光之又各帶著怎樣的意味,恐怕只有其主人知曉了。

站在前排的天祥、謝枋得等朝重臣則是紋絲不動,似乎這些事情與他們沒有多少關係。

御史臺監察御史陳宜在一雙雙目光的注視下,不慌不忙的站出來朗聲說道:“啟稟陛下,臣舉薦遼東行省監察御史李嘆,李相公為從龍元戎,這些年拓土夷洲、鎮撫安南、北遼東,所到之處化荒蕪野蠻之地為我大明之樂土,功勳卓著,且李相公足智多謀,為大明之繁榮嘔心瀝血,堪稱大明新一代之張子房,拓土之功、安撫之績,皆可使李相公滿足陛下之要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匪禍天下

信馬由韁123

大明:讀我心後,老朱家人設崩了

京海第一深情

鎧甲,我端木燕是最強召喚人

夜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