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5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新的一個月書友們推薦票,月票,打賞走起唄。
顯然文天祥至始至終還是反對葉應武將所有計程車族全都打壓下去的,因為有的時候將敵人趕盡殺絕反而會適得其反,尤其是當這種對決已經上升到國家統治層次的時候。
“陛下,做事還是要留一個底線,”文天祥沉聲說道,“治理國家最重要的還是‘制衡’兩個字,如果陛下一味的重用一些而打擊另外一些的話,遲早會出事,這也是臣之前一直猶豫不定的原因。”
葉應武輕輕嗯了一聲:“那愛卿你覺得朕現在應該如何是好?”
文天祥沉吟片刻,笑著說道:“實際上這件事並不是那麼難解決的,陛下還記得當初是怎麼處理吳革等人的麼?”
輕輕呼了一口氣,葉應武點了點頭。吳革等人當初在尤宣撫的唆使下叛國謀反,葉應武為了防止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並沒有按照慣例誅殺九族,而只是將吳革等主犯凌遲處死,而其餘的家屬實際上都是從輕發落,以表示大明朝廷絕對不是為了濫殺無辜、宣洩憤怒。
而文天祥提到“吳革”,自然也是建議葉應武採取當初對付吳革的方法,對於這一次作亂的家族,只對付其首要人物,實際上打擊了這些人,這個家族至少也要萎靡不振一段時間,而且也給了他們足夠的教訓,只要他們不傻的話,還是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自處的。
而如果大明繼續用重典對付這些世家,甚至不惜將其趕盡殺絕的話,那麼很容易引來其餘還在觀望士族的抵抗,畢竟今天屠刀落在了這些世家的腦袋上,誰知道哪一天會不會也落在他們的頭上?一個家族的舉動,講究的就是未雨綢繆,要為家族“百年計”,所以這樣做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反而將很多觀望的家族推到朝廷的對立面,這是文天祥不想看到的,對於葉應武也不是什麼好事。
朝堂爭端,不同於戰場廝殺,一切都要有一個度量和底線,只要不超過這個底線,那麼整個王朝就能夠平穩的向前運轉,而超過這個底線,雙方將朝堂爭端演化為你死我活的黨爭,那麼朝廷和國家本身的向前發展,自然就會因為政策的不穩定性和官場的劇烈變動而受到沉重打擊。
北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守舊派和改革派之間的鬥爭發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雙方輪流上臺執政,並且在上臺之後毫不猶豫的貶斥對方的政策、大幅貶謫對方官員,使得到最後黨爭已經白熱化,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的穩定性。到了南宋末期,賈似道和江萬里等人的爭鬥同樣殘酷,甚至讓葉應武在對付蒙古的時候,也不得不提防隨時都有可能從身後捅過來的刀子,所以可以說葉應武本身也是一個黨爭的經歷者和受害者。
因此文天祥這麼一說,倒是讓葉應武警覺起來,如果他把士族打壓的太厲害的話,等到之後士族緩過勁來,會不會更加拼命的報復踩著他們上位的工商階級?到時候這黨爭可就不再是士族和世家之間的鬥爭了,而是幾個社會階級之間的鬥爭了,這樣的鬥爭即使是並不激烈也會沉重阻礙社會的向前進步,甚至會使得社會出現倒退。
“陛下所需要做的,無非就是蘿蔔加大棒罷了,”文天祥沉聲說道,“現在陛下這大棒已經揮下去了,所需要的就是蘿蔔,告訴其餘還在觀望計程車族,朝廷並不是想要對整個士族動手,而只是因為這幾個士族實在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所以朝廷必須要有一些措施。”
“朕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現在朕能夠想到的,也就是兩點,”葉應武斟酌說道,“一個是將未完成的殿試儘早舉行,再這樣拖下去的話沒有辦法向天下士子交代。第二個就是為皇長子挑選少傅和伴讀,畢竟孩子也大了,得開始讀書了。”
這兩點是文天祥早就料到的,而且無論是他還是葉應武都清楚,這兩條還遠遠不足以讓世家們安心,畢竟這對於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