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4章 洛陽陌上三軍集,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城北,大河滔滔。

女真人金朝時期,黃河潰堤,奪淮入海,不過主要受到影響的還是下游地區,在中游汴梁和洛陽這裡,黃河尚且還能被人類修築的堤壩束縛,即使是春末夏初由於風雨時至而漲水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成為脫韁野馬。

不過當時北伐之初,考慮到河洛一帶大河堤壩百年來未曾有較好的修繕,而河洛又是大明各個北伐方向主力戰軍的大後方,萬萬不容有失,所以當時的工部對黃河堤岸又進行了一定的加固,就算是黃河真的因為集中的暴雨,也能夠比之前堅持更長的時間,畢竟南北的糧草、器械都囤積在洛陽城附近,一旦真的出現危險,多一點時間就能多保全一些。

這洛陽附近囤積的是前宋到大明多少年來的積蓄,如果因為大河的原因而出現損失,以工部尚書郭守敬的性格,非得上吊自殺不可。

“啟稟相公,上百條渡船,只需要兩個時辰就能夠把軍隊全都送過河。”一名將領大步走到張世傑身邊,拱手說道,“鎮東軍上下已經摩拳擦掌,就等著相公一聲令下。”

張世傑點了點頭,看向等在渡口的軍隊,這些人雖然穿著大明的衣甲,但是無論偏向瘦削矮小的體型,還是隱隱約約能夠聽見的說話聲,都表明這些人不是漢人的身份。

這是大明組建實際上也就只有幾個月的東洋軍,以來自東瀛和高麗計程車卒作為主力,而大明漢人只是在其中扮演高階將領的身份。這些人來到此處的主要目的自然也是學習之前的大理軍等軍隊,透過在戰場上浴血拼殺來為博得功績,從而能夠獲得大明百姓的身份,避免淪為奴隸。

在沙場上征戰,用敵人的鮮血證明自己對於大明的忠誠,這是很多東瀛人和高麗人很喜歡的方式,雖然在此之前漢唐從來還沒有過這樣一支新奇的軍隊,但是當葉應武頂著很大的輿論壓力和風險頒佈這項徵兵命令之後,東洋這兩個民族爆發出了令人驚訝的積極力量,很快這一支軍隊就滿編,甚至張世傑還在考慮要不要再組建一支新的東洋軍。

畢竟在這之前,華夏人心中,這些東洋落後民族,一直都接受著華夏文明的薰陶和教誨,在殺人作戰上一直並不怎麼出眾,絕對不是優良的戰士,更何況這些蠻夷民族就算是漢化到了相當高的層次上,終歸是蠻夷民族,沒有辦法和大明處於同樣的檔次上。

但是考慮到在此之前針對南洋,大明就已經有了先例,而且大理軍也確實在之前的川蜀之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此時如果出爾反爾或者強行解釋反而有損禮儀之邦的威名,更何況在數百年前那個相容幷包的大唐,對於外來民族參軍也一直是支援的態度。

就算是到了前宋,華夏民族強敵環飼,在軍隊編制中實際上還保持著一支人數不多的蕃兵,主要就是包括廣南西路和吐蕃的一些小部落,雖然這些小部落只能算是遊兵散勇,投靠前宋的主要目的也是抱上大腿之後可以有效防止其餘較大部落的傾軋。但是無論如何,在前宋,也是有蕃兵制度的。葉應武正是以此為立足點,建立的大理軍,之後也自然而然是以此為立足點建立鎮東軍。

之前一直持有反對意見的人,面對木已成舟,自然也就沒法說什麼,只好等著鎮東軍出征。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這大明顛覆了遺老遺少們認知的蕃兵制度,到底能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就要看接下來鎮東軍自己能不能爭口氣了。

對此,葉應武自然是毫不懷疑的,畢竟他很清楚此時的高麗和東瀛出於怎樣的一種狀態下,對於大明百姓的身份有著怎樣的嚮往,而且他更清楚的是,在另外一個時空中,由高麗逐步演變的朝鮮人,在日軍侵華戰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順風仗,對於高麗人來說,絕對是最拿手的。而逆風仗,恰恰是最適合倭人的,將這兩種奇葩民族結合在一起,正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