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章 國破山河在,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為人第一次登臨北邙山,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山丘一直向天邊延伸,葉應武很清楚這些在平原上有些突兀的山丘,實際上下面埋葬的都是一位又一位或曇花一現、或廣為人知的帝王,無論千百年後他們的功業後人如何評說,在他們死後都是這般無二的安安靜靜躺在這裡。
惠娘自帶著丫鬟去各個陵墓前面憑弔,而葉應武則緩步走在山路上,整個北邙山都已經被禁衛軍封鎖,只要葉應武願意,小陽子他們那些殺胚敢拍著胸脯保證一隻鳥都別想飛過去。
工部右侍郎陳元靚已經在不遠處的山上亭子等著,看到葉應武過來,大步上前一拱手:“臣參見陛下。”
葉應武點了點頭:“朕晚來了一步,倒是讓陳卿家久等了。”
陳元靚笑著說道:“陛下這麼客氣,讓為臣子的誠惶誠恐。”
葉應武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繼續向前走去:“這洛陽城都看過了?”
“嗯,走遍這北邙,就看完了。”陳元靚急忙跟上,“洛陽城到底是多年的帝都,雖然已經遠比當年荒廢破敗,但是大唐神都的氣概規模可見一斑,當日盛唐,令人神往,我等後人看來,震撼萬分。”
葉應武知道陳元靚的感慨是有感而發。葉應武還是很清楚這些歷代都城面積大小的,唐長安城為7820萬平方米,宋汴梁城為1920萬平方米,明清為北京城6200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實際上在華夏文明昌盛的幾個時代,都城還是宋代汴梁城最小,雖然這受限制於汴梁的地勢,不過也和宋代不是大一統王朝有很大的關係。而如果葉應武沒有記錯的話,這洛陽城也有4200萬平方米,相比於汴梁和臨安,同樣要大出不少。
(作者按:以上資料參考張馭寰先生《中國城池史》,其中洛陽城面積為我根據書中提供城牆長度估算得出,並不準確,不過也相差不多)
葉應武側頭看向陳元靚:“朕將你從江南招來,千里迢迢、舟車勞頓,自然不是為了看一看這洛陽城,而是為大明營建北方行在。而這個行在具體要放在什麼位置,朕必須要考慮你們工部的意見。”
“陛下要在北方建立行在?”陳元靚微微一怔。
行宮和行在絕對不是一個概念,所謂行宮,是皇帝在某一處修建的宮殿,皇帝去不去都有可能,但是所謂行在,指的便是皇帝必然會到達和下榻的地方,實際上在行在城鎮,朝廷也會預留一套行政機構,一旦事發突然,完全可以啟動這一套備用的行政機構支撐國家正常運轉。
但是和都城不同,行在只是在關鍵時候起到陪都的作用,並不能完全取代都城在一個國家之中的地位。比如說隋朝時候洛陽和揚州實際上都是類似於行在的大城,而大隋的都城依舊是大興(即長安);又比如南宋的都城還是汴梁,臨安只是稱為行在,一切行政設施從簡,甚至就連帝陵都是從簡,以待北伐成功後遷陵。
現在聽到葉應武只是在北方建立行在而不是遷都,讓陳元靚鬆了一口氣。實際上他已經預料到自己此次前來所為何事,畢竟除了這種大事之外還沒有什麼值得他一個大明工部侍郎千里迢迢跑一趟,所以這一路上她一直提心吊膽。
畢竟作為一個標準的南方人,陳元靚並不想看著國家重心北移,更何況這些年北地苦寒,南方人雖然對於北伐很熱衷,但是對於生活在北方卻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一旦大明重心重新北上,那麼就意味著他們這些人也要北上,那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沉默片刻,陳元靚試探的問道:“那陛下打算在哪裡建立行在?”
“你心中有幾處合適的選擇?”葉應武不慌不忙的反問道。
陳元靚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要說在我大明現在已經掌控的北方地域設立行在,有三處比較好的選擇。一處便是前宋都城汴梁,汴梁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