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章 白骨滿疆場,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場上的黑夜總是來的緩慢而殘忍。因為黑暗的降臨往往意味著的並不是一天血戰下來難得的平靜和安寧,而是雙方在這令人難以一眼望穿的廢墟之中不為人知的潛流湧動。
雖然張珏當機立斷炸開了位於西北和東南的兩處水門,使得穿過成都府的河溝將整座城一分為二,從而保證了蒙古士卒短期內沒有辦法攻破南門的防衛,但是並不代表著川蜀軍就能夠鬆一口氣,畢竟三處城門的丟失,意味著之後川蜀軍只能依靠廢墟層層阻攔不斷湧入城中的蒙古士卒,並且沒有居高臨下的巨大優勢,使得雙方之後的每一次戰鬥都會是面對面、刀刀見血的殘忍。
但是張珏和高達無計可施,畢竟這成都府不是瀘州、釣魚城那樣的山城,即使是城門被攻破,照樣可以依託城內節節上升的地勢居高臨下還擊,甚至反制城門,使得攻破城門的敵軍反而要蒙受更大的損失。
成都府地處平原,自有了都江堰的灌溉之後就一直號稱“天府之國”,所以他真正能夠依靠的上的屏障就只有綿竹關和涪水關,一旦這兩處天險被攻破,而又沒有援兵的話,等待成都府守軍的就只有艱難的戰鬥和最終全軍覆沒的結局。
古往今來,還沒有聽說誰能夠憑藉著成都府府城抵抗得了數十萬雄兵。
無論是張珏、高達,還是昝萬壽、史訓忠,他們都清楚這個道理,但是他們也更知道自己的使命。雖然朝廷派遣左丞相文天祥入川,並且傳聞攜帶新式火器,但是畢竟文天祥手中能夠調集的,又有多少援兵?所以他前來的作用,實際上更多的是為了鼓舞士氣。
自從蒙古集中了大量兵力進攻川蜀,張珏就已經看出來,蒙古是打算把川蜀作為突破口,畢竟幾次大戰下來,蒙古的兵力損傷不少不說,而且士氣也甚是低迷,忽必烈能夠聚集起來這麼多兵員,顯然已經費了不少力氣,自然也沒有能力再在這裡面玩什麼貓膩。所以蒙古韃子不只是把目光放在了川蜀上,更是勢在必得。
按照前宋衣冠的思路,應該是蒙古韃子進攻哪裡就調集全部的兵力防守哪裡,即使是這樣也往往損失慘重。隨著大明的力量增強,葉應武手中可以調動的兵力也越來越多,而且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大明的軍隊已經可以和蒙古相抗衡甚至戰勝他們。
從葉應武這一次調兵遣將的方式可以清晰的看出來,他也並沒有打算在川蜀的險峻山路上和蒙古韃子決一死戰。
因為川蜀地域實際上並不適合大兵團的持續交戰,尤其是雙方這種舉國運而戰之的曠世大戰,一來蜀道崎嶇實所共鑑,糧草的轉運、大軍的前行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使得戰場往往不是掌控在人的手中,而是看天時地利;二來蒙古從成都府到關中這一路上掌控著劍閣、漢中道、陽平關、斜谷、陳倉道等等史書上大名鼎鼎的險要之處,各地都為兵家必爭之地,完全可以阻擋追兵、死守拖延,所以明軍想要包圍聚殲蒙古大軍,不啻於痴人說夢,而且還會在進攻這些關隘上造成很大的犧牲損失。
葉應武的打算也很清楚,甚至他是在明著下這幾步棋,川蜀軍依託川蜀險峻的地勢節節防守,儘量拖延蒙古大軍,而明軍則從本來就佔據不小兵力優勢的中路潁昌府、東路淮北同時發動反攻,進而達到即使是丟失了川蜀依舊可以佔據更多土地和利益的戰略目的。
或者換句話說,雙方就是一場國力和耐力的比拼,無論是川蜀軍先從川西成都府崩潰,還是蒙古先在河洛和山東潰敗,都將會使得戰局呈現一邊倒的局勢,戰敗的一方自然會不得不選擇和談,並且為之割讓土地和付出足夠多的利益代價。
所以葉應武至始至終都沒有把川蜀軍當做炮灰頂在前面,而是把他們看作大明能夠取得勝利的關鍵。川蜀軍潰敗、川蜀丟失,則大明其餘各路也將會被威脅側後方而不得不撤退。
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