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天地同此悲,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這是字數最少的一章,絕對不是鄙人偷工減料,而是因為認為任何的其他故事,都不配和這一段文字放在一起。()!

鹹淳三年二月初二。

民間所稱,龍抬頭是也。

襄陽城西,峴山。

巨大的摩崖石刻下,一條條白幡迎風飄動,天地之間一片肅殺之氣,彷彿那剛剛萌動的春意,也都要被扼殺在這肅然當中。沿著山岩,放眼望去,戰旗漫卷,軍列森然。一排一排的刀槍劍戟,無聲地直指向朗朗穹霄。

文天祥一身大宋官員朝服,靜靜地佇立在摩崖石刻下,風吹卷他的衣袖,划動他的肌膚。不過這個即將走馬上任的襄陽知府京西南路安撫使,此時卻是目光炯炯,面的高坡,沒有絲毫的表情。

山坡之上,一座巨大的石碑昂然指向天空,彷彿下面站立的森然陣列槍林劍海,都不能讓它有所畏懼。就在石碑的一側,便是峴山的摩崖石刻,上面斗大的文字,雖然歷經歲月風雨摧磨,卻依舊展現著當年的遒勁有力,甚至比往常還要鮮紅上三分。

就像是鮮血重新凝結在上面。

站在文天祥對面的楊寶,手按佩劍,在風中默然抬頭,崖石刻,“壯哉峴,脊南北,翳墉壑,幾陵谷。乾能央,剝斯復。千萬年,屏吾國!”。

大宋淳佑十一年(公元1252年),時任京湖制置使的李曾伯,曾經在峴山率軍和南下的蒙古軍幾度血戰,終於擊退蒙古,並且在峴山勒石記功,以悼念戰死之將士。

(作者按:後鹹淳元年,年邁之李曾伯觸怒賈似道被奪官去職,不知所蹤,李公除血戰襄陽功績赫赫,也為南宋末年愛國詞人。)

或許當年意氣風發勒石記功的李曾伯不會想到。十七年後,又是一群人站在這摩崖石刻下,悼念他們戰死的袍澤,這不過和上一次守衛襄陽擊退蒙古不同,這一次,是堂堂正正的將十五萬南下蒙古步騎大軍盡數殲滅,成南宋十餘年來前所未有之大捷。

站在楊寶身側。王進邊居誼等人抬頭刻,都是目光炯炯。而唐震這個文人,甚至身體顫抖眼眶已然溼潤。十七年,十七年!多少大宋好兒郎浴血奮戰十七年,終於有顏面重新回到這峴山,重新面對先輩,拿出傲人的功績祭奠英勇的將士!

一個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十七年;這個王朝,又有多少十七年?

“葉使君,到——!”遠遠的聽到一聲呼喊。

“葉使君。到——!”又是一人高聲喊道,一人的聲音在山谷中迴響,依舊有震天動地之氣概。

“天武軍各廂,列陣!”楊寶王進邊居誼和代替江鎬而來的尹玉,同時向前邁出一步,代表天武軍參戰四廂同時高喝。

聲音剛落,在山坡下森然佇立的天武軍方陣。就像是分開的海洋,井然有序。一排排低垂的長矛就是這翻湧著的浪濤,帶著不可抗拒的強悍,迎接唯一能讓他們心悅誠服誓死相隨的王者!

山谷之中迴盪著槍矛頓地整齊劃一的聲響,一匹雪白的戰馬率先出現在山谷盡頭,馬上騎士一身銀亮戰甲。緩緩前行。而隨之躍出地平線的,則是赤紅色飄揚的將旗,斗大的“葉”字即使是站在山坡上依舊可以清二楚。

百戰都五百騎兵排成長陣,緊緊追隨著葉應武,每一個人都是昂首挺胸,每一個人都是鮮衣怒馬。

前數萬將士排列的陣型,聽著山谷中的回聲。葉應武的嘴角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笑容。做到了,他終究是,做到了!

“參見葉使君!”站在最前面的兩名都頭,高聲吼道,臉龐已經憋得通紅,彷彿比對方聲音低一點兒都是一輩子的恥辱。

話音未落,整個山谷中所有的將士,無論是山坡上的這些戰功赫赫的都指揮使,還是沿著山谷排開的普通士卒,整齊劃一的單膝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