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平江風雷動(中),傾宋,然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月高懸,清輝如許。
一葉扁舟搖搖晃晃的從運河當中緩緩駛出,向著前方幽深的汊道而去。前方是一座拱橋和簡易的碼頭,雖然經歷過多少年風雨,但是依舊這樣佇立。而在另外一側,也是一座石橋,橋甚至比前面這座拱橋還要高上不少,兩座橋相映成趣。
月光正從東方天空中傾灑下來,穿過拱橋,灑在水面上,也灑在船上,而水面無風有如未莫之鏡,可以清晰的看見水下倒映的明月。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葉應武一身黑衣,幾乎要融入到黑暗當中,看著眼前的景象忍不住輕聲吟誦。就在小船的右前方,一座塔樓佇立,此情此景,彷彿也能聽到那並不存在的鐘聲。
前方是楓橋,一側是寒山寺。
而不遠的地方,高大的城牆連綿,正是平江府。
此時的平江府正處於歷史的上升時期,在經歷了五代十國更名吳縣的默默無聞之後,古老的蘇州賜以嘉名號為“平江”,升格成大宋州府中最高階別的府。而葉應武知道,百年之後,蘇州將會成為整個江南僅次於金陵的中心,並繁榮明清兩代。
饒是現在,在城外,連綿的原野、低矮的山丘,無時不在彰顯著“蘇湖熟,天下足”的富足和強盛。
對於葉應武來說,宋代有最大的好處,便是永遠不要擔心財富,畢竟這是身處中國上下五千年最富有的朝代,大宋的船隊通達四海,天下財富彙集江南,而宋軍的軍餉也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再加上葉應武一直對於商人有著很大的好感和親近,這讓本來一直被士人階層所排擠的商人們紛紛靠攏。
六扇門和錦衣衛之所以能夠發展迅速,和這些商人的暗中臂助有著很大的關係。
小舟緩緩在碼頭靠岸。這是數百年前張繼“楓橋夜泊”的碼頭,然而時光流淌,只剩下這古老的碼頭與古老的楓橋依舊守望著明月一輪。平江府雖然城內河道縱橫交錯,人相往來皆乘船隻,但是幾座城門當中只有位於西南角的盤門是水陸城門,所以葉應武也不好張揚著大半夜進城。
更何況碼頭上已經有人相候。
小舟靠岸,葉應武長長舒了一口氣。他身後是楊絮帶著五名親衛,而江鐵率領的百戰都騎兵為先鋒,陸續到達的張順天武軍右廂居後,五千余天武軍勁卒則由陸路過常州,兵鋒直指平江府。
至於所打的旗號,自然是“洪起餘孽作亂,天武軍平亂”,本來賈似道就已經將安撫鎮江府的事情丟給了葉應武,葉應武自然毫不客氣的拿來大做文章。
反正南宋只在沿江各個州府屯駐有大兵,內地各個州府只有少量廂軍和維持秩序的鄉兵駐紮,根本抵擋不住天武軍,甚至連和天武軍正面交鋒的膽量都沒有。
這從常州四面城門大開恭迎天武軍入城便可看出。
一道瘦削的身影靜靜地佇立在碼頭上的柳樹下,看著葉應武大步而來,身後楊絮緊緊跟著寸步不離,方才流露出一絲笑容。
“二叔!”看到這道身影,楊絮驚喜的低聲喊道。
楊風大步走上前,一拱手:“屬下楊風,參見使君。絮兒年幼,跟在使君身邊,有勞使君照拂費心了。”
“二叔,誰讓他照拂過我?”楊絮頓時有些調皮的嗔道,“他連他自己都還照顧不了呢,還不得我護著他。”
“絮兒,不可無禮!”楊風低聲喝道。他身為年長者,對於楊絮和葉應武一顰一笑中流露出來的情意自然看的清清楚楚,但是現在畢竟是公眾場合,該守得禮儀還是不能松的。
楊絮自幼喪父,實際上是楊風帶大的,所以對於楊絮能夠和葉應武暗生情愫,楊風終歸還是放心的。畢竟葉應武的性情他很是瞭解,這是一個值的託付的人。
楊絮俏皮的吐了吐舌頭,沒有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