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鹽政衙門,紅樓蘊大爺賈蘊,撐死的瘦子,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紅樓中,忠順王敘述甚少,故此不甚瞭解,可這一番接觸,才知忠順王文能管戶部,武能馭良駒。
這一路疾行,便是賈蘊這個久居行伍的人都吃不消,而貴為親王的忠順王竟絲毫不落下風,著實是令人驚訝。
細想一番,紅樓對忠順王爺雖敘述的少,但能成為短短几年升任親王,絕非僅是崇明帝一母同胞,其能力不可忽視。
小吏聞言趕忙下去安排,而忠順王此時也是心力交瘁,這趟差事,怕是不好辦了。
事暫告一段落,忠順王似乎想起了什麼,偏頭對著賈蘊道:“鹽政衙門的林如海是你的姑祖吧?”
賈蘊先是一愣,旋即回道:“稟王爺,正是。”
按輩分來說,林如海的妻子賈敏是賈蘊的姑奶奶,而林如海正是賈蘊的姑祖,林黛玉則是賈蘊的姑姑。
忠順王點了點頭,旋即感慨道:“數年沒見過了,今日剛好去瞧瞧他的身體如何,賈蘊,你也跟著去吧!”
林如海既然能坐上兩淮巡鹽史,表明正是崇明帝的心腹,忠順王認識也是理所當然的,說不準,以前還是知心好友呢!
話罷,忠順王便起身朝著內堂走去,賈蘊一言不發地跟了上去。
鹽政衙門二進院內,皆仿照衙署,可見中廳與左右二廂房,為各個部門辦公和處理鹽務之場所。
穿過中廳便是第三進,也就是後宅了。
這裡是巡鹽御史和家人的住處,處處皆有鹽兵把守,外男不得入內。
鹽政衙門不是尋常衙門口,鹽政衙門內有三百鹽兵,專緝私鹽。
鹽是百姓的必需品,可鹽價卻奇高,不是一般窮苦人家負擔的起。
因此,也就有了“農民糶終歲之糧,不足食鹽之價”的說法。
而私鹽相較與官鹽,便宜數倍。
在高不可攀的鹽價面前,窮人只好少吃鹽,甚至不吃鹽,或者買私鹽。
而且私鹽製作的成本比較低,利處極大,自然就有不少不法分子投機取巧,販賣私鹽。
販賣私鹽,歷朝歷代都是重罪,《大乾律例》嚴禁買賣私鹽,規定買賣雙方都要受到嚴懲:“販賣私鹽者發配兩千裡充軍,買私鹽者杖一百。”
一百板子,這是打死人的節奏。
敢走私私鹽者,都是將腦袋別在褲腰上的亡命之徒。
所以鹽兵們都是見過血氣的,自然驍勇。
第三進門處,幾名鹽兵守在門外,另有一名看似管家的人,賈蘊上前招呼道:“去稟報一聲,就說寧國公府賈蘊特來探望林姑祖。”
管家聞言一怔,臉色稍稍好轉,忙說道:“原來是賈家的少爺,老奴這就去稟告。”
…………
內宅東廂,林如海房內。
這半月來,房內始終瀰漫著沉悶哀傷。
林如海面色蒼白的躺在床榻之上,床榻邊上倚坐著默默垂淚的清瘦姑娘,微微紅腫的眼睛裡盡是哀愁。
這位姑娘自然便是揚州鹽政林如海之女林黛玉,林如海病重,自知時日不多,便派人去將女兒接了回來。
按規矩,臨終前若無子女侍奉在前,死後就成了孤魂野鬼……
近來林如海身子愈差,眼見沒幾日光景了,黛玉豈能不悲?
她現在整日悲悲慼慼,以淚洗面……
林黛玉正忍著悲傷服侍林如海服藥,只聽“吱呀”的一聲,一丫鬟推門而入的,只瞧她身著彈墨綾薄棉襖,外面只穿著青緞夾背心,瞧著可人,此人正是林黛玉的貼身丫鬟紫鵑。
紫娟走了進來,神色帶上些許喜意,忙說道:“姑娘,林管家說,東府的蘊大爺來瞧老爺了。”
林黛玉聞言愣了半晌,旋即明白過來的人是哪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