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死的瘦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以糧抵銀,紅樓蘊大爺賈蘊,撐死的瘦子,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家家主不服氣地喊道:“那小子敢?咱們既未犯法,他有什麼資格動咱們。”
不要看賈蘊握著兵權,如今是“太平盛世”由不得賈蘊胡來,今日賈蘊敢動手,明日他就得陪葬。
滿頭銀髮的孫銘聞言搖了搖頭,敢情這位錢家主還不曉得眼前的形勢,以如今的形勢看,賈蘊若是要對他們動手,只需煽動災民即可,根本不需要自個親自上場,等災民“大鬧”完了,賈蘊在出手解決便可。
若是事罷上告,怕也是徒勞無功。
欽差是天子胞弟忠順王,賈蘊行事定然是得到恩准,而他們這些人拒捐賑災銀子,本就惡了欽差,兩相對比,賈蘊一個“疏忽”便可推的一乾二淨,哪裡還治得了他的罪.....
孫銘沒有理會錢家這個被吳家扶起來的阿斗,直接對著吳海道:“吳家主,咱們雖然都貯存了一批糧食,可都在外城安置著。府外有近千名災民,此外還有源源不斷的災民湧來,這麼多災民,怕是府內餘糧不足,到時領不到糧食的災民暴動起來,與吾等不利啊......
更何況,即便咱們糧食充足,那也不能保證咱們的安全。”
先前災民闖進來的畫面還猶在心間,這若是再來一回,他們的老命就都要沒了。
孫銘說出此話的意思也是提醒吳海,讓他早作抉擇。
吳海哪裡不知道孫銘的弦外之音,無兵丁護衛,這數千災民便是禍患,便是有足夠的糧食,賈蘊也不會讓災民滿足。
嘆息一聲,吳海無奈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趁早解決了,咱們認捐吧!”
頓了頓,吳海繼續道:“老夫起個表率,認捐三十萬兩.....”
.......................
鹽政衙門。
此時的忠順王神情複雜地看著賈蘊,對於賈蘊“大義滅親”的舉止詫異不已。
此事若想辦成,揚州大營一定要鎮的住,而鎮住揚州大營的關鍵便是鎮住揚州大營主將賈瑱。
原以為賈蘊只會擒住賈瑱,不曾想,手段如此果決。
沉吟片刻,忠順王說道:“既如此,想必那些鹽商也該低頭了。”
賈蘊當街殺了賈瑱,無一不表明賈蘊手段狠辣,若是鹽商們聰明,定然不會再硬抗。
不過這些鹽商能聚斂錢財,心智定然不差,眼下形勢不至於還看不出來。
賈蘊自然是心知肚明,沉聲道:“王爺,若是下官想的不錯,今夜過後,想必就能出結果了。”
這些富戶能指望的揚州大營被賈蘊鎮住,內無外援,揚州各關卡也被賈蘊派人把守,訊息短時間傳不出去,兩難的局面下,還被一群災民圍著,睡覺也睡不安穩,這些大老爺們怎麼能受得了?
至於想著賈蘊不敢做事過火,賈瑱一事已然表明了賈蘊的態度,若是還執迷不悟....下場可想而知。
忠順王點了點頭,順手打了個哈欠,笑道:“本以為這差事難辦,倒不曾想辦的如此順利,估摸著,過兩日咱們便可以回京辦差了。”
賈蘊聞言心中腹誹,這差事還容易辦?若不是他擔著風險得罪人,這差事能辦得了?
當然,這話賈蘊可不敢說出口,誰叫對方是個王爺。
頓了頓,賈蘊開口建議道:“王爺,鹽商認捐,這事估摸著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如今咱們想的該如何購買糧食,據下官所知,市面上的糧食所存不多了。”
忠順王聞言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賈蘊,問道:“你有何看法?”
賈蘊回道:“王爺,咱們籌措銀子中,除卻修築河堤外,有一部分是為了購買糧食賑濟災民,既如此,那這一部分的銀子咱們也不需要讓他們認捐,以糧抵銀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