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那拭目以待唄
雪梨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那拭目以待唄,相親後,刑警隊長他紅了眼,雪梨瓜,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徐晚寧一個搖頭給制止了。
腫瘤病人有很強的疑慮、恐懼、憤懣、絕望心理。
他們對病情估計大多時候都是悲觀的,患者首先希望是醫生誤診,總認為可能哪裡檢查出錯;當得到肯定回答後首先感到恐懼,認為得絕症就等同於沒希望。
出現牴觸、消極、不配合的行為,真的再正常不過了。
不管別人說什麼,語言的力量都是微弱的,讓他們適當的安靜,也許效果會更好。
陳夏瑤和徐晚寧,還有沈雲開三人商量,他們的意見都是要把檢查結果告訴馮盼弟的父母。
癌症治療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同時還需要大量的金錢支援。
所有的治療手術,需得家屬簽字才能進行。
說白了,陳夏瑤沒有這個權利。
“我明白。”陳夏瑤又何嘗不知道箇中道理,“事不宜遲,我現在就聯絡他們。”
電話撥打了兩次,一直都是無人接聽的狀態。
陳夏瑤不死心,繼續又打。
這一次,終於有人接聽了。
是馮盼弟的父親。
陳夏瑤把馮盼弟的病情如實告訴他,對方的態度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沒說幾句話,完全不給陳夏瑤力爭理據的機會,對方已經迅速把電話給掛了。
見陳夏瑤的面色憤怒鐵青,沈雲開連忙詢問,“他們都說什麼了?”
陳夏瑤氣得手都在顫抖,複述著馮父的原話,“要錢,沒有!她得病要死,我們也沒辦法,我們馮家供她白吃白喝十幾年,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陳夏瑤昨天給徐晚寧說過馮盼弟家裡的情況,無疑是給她打了一支預防針,她的父親是這個態度,她雖覺得憤怒,但並不覺得奇怪。
兩個聽信迷信“借運”,在得償所願後,便想過河拆橋的人,又怎麼會真心實意對這個領養回來的孩子?
早就打心底裡認定她是累贅了。
然而,沈雲開並不知曉馮盼弟家裡的情況,只覺得三觀都快要被震碎了,咬牙切齒地道:“看來不是所有父母都配叫父母。”
陳夏瑤簡單地跟沈雲開說了一下馮盼弟家裡的真實情況。
沈雲開聽了心情直接抑鬱了,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你當刑警這麼多年,心裡應該很清楚,有些人根本就不是人。”
都說醫院是見證人生百態最好的視窗,能看到最真實的人性,有人為了給親人治病,賣房賣車甚至賣血賣腎,也有人對危在旦夕的親人熟視無睹。
徐晚寧當醫生時間久了,見了太多的人情冷暖,憤怒歸憤怒,但卻也理智,“罵他們不是人也好,是畜生也罷,都只能逞一時口舌之快。盼弟想要安心把這個病治好,她的父母必須要參與其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