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亦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6章 病毒研究,戰場合同工,勿亦行,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這麼簡單?難道他們研製的東西比埃博拉病毒還要厲害?”林銳吃驚地道。
在非洲地區,埃博拉病毒可是讓人聞之變色的。
k先生回答道,“美國疾控中心將生物恐怖戰劑分為a、b、c三類,a類是最高階別,入選a類的標準和理想生物武器所需要具備的條件有不少共同之處。
美國疾控中心官方網站列了四個a類生物恐怖戰劑的入選標準:一是易於人人傳播;二是導致高致死率以及對公共衛生產生重大影響;三是可能導致社會恐慌和混亂;四是需要對公共衛生採取特別措施。
而作為理想的生物武器,除了上述4個條件外,還需要滿足另外至少兩個條件。
一是易於大量製備,不然無法達到武器量級;二是生物武器需要在環境中特別穩定。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熱就屬於上述的病毒出血熱。儘管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很高,是一種致命病毒,並且在西非也已經引起社會混亂。
但是作為理想的生物武器,該病毒自身尚有兩個致命缺陷:一是不能空氣傳播,只有親密接觸後才可人人傳播,這就相對容易控制其傳播速度;二是難以大量製備,埃博拉病毒需要在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操作,大大增加了大規模製備埃博拉病毒的難度和經濟成本。
因此,綜上所述,埃博拉病毒算不上理想的生物武器。事實上,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過去埃博拉病毒曾被用做生物武器。
我現在可以說的是,埃博拉還沒有用於生化武器。但是,前蘇聯的生化武器專案中可能曾經力圖使埃博拉病毒武器化。而且這些研究成果,可能已經流入了秘社手中。”
銀狼米歇爾搖搖頭道,“也就是說,你說的這些目前還只是猜測而已。”
k先生回答道,“根據我們的調查,前蘇聯研究埃博拉病毒似乎主要是為了研製疫苗以防止蘇軍感染這種疾病。但是,他們的科研人員也做過旨在充分利用這種病毒的生長和分離而使其具有致命性的染色體組的實驗。
在秘密研究這種病毒時,蘇聯還建造了巨大的發酵裝置和可按工業規模複製被改造病原體的生產設施。”
k先生看著林銳和銀狼米歇爾道,“大規模生產這些病毒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出於進攻目的。
就在蘇聯解體前不久,這項計劃的負責人突然開始進行新的實驗——代號有獵手,篝火等,以期製造出可抵禦普通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或把不同細菌的特性結合起來以增強致命性。
後來投靠西方的謝爾蓋·波波夫曾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他稱這項工作是製造一種,完全人造的具有全新症狀的製劑,很可能無法治癒。”
“無法治癒的病毒?”銀狼米歇爾和林銳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k先生回答道,“是的,因為沒人會認出這是什麼病毒,更沒人知道怎樣應對。不過最終,製造一種危險性更大的埃博拉病毒的努力似乎歸於失敗。變異的菌株很快死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