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阿十,欣欣向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此,阿徹拉住她的手:“阿十,回京之後你搬到東宮來陪我好不好?我知道你嫌宮裡規矩多,我讓劉進福吩咐下去,在我的東宮,阿十可以隨便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管什麼規矩。”
阿十搖搖頭:“我不能住你的東宮,我得住睿王府。”
98、九十八章 …
七月流火, 過了七月便一天天涼快了起來,今年是個難得的豐年, 衣食足用老百姓本該歡喜雀躍, 卻因大將軍王的隕落使的整個大晉陷入悲傷之中。
大將軍王的靈柩入京之時, 皇上御駕親迎三十里,身著素府扶棺入城, 太子殿下捧著大將軍王的戰袍在前開道, 抬著棺槨的是三十六位朝廷忠臣,京城內外寺廟道觀鳴鐘貳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下。
也只有戰功赫赫的大將軍王能享如此尊榮而不被詬病,只是悲傷之餘老百姓發現竟沒看見謝家人, 謝家千金可是大將軍王未過門的王妃, 此事人盡皆知,就算未成大禮, 此時也該露面吧,不是說謝家千金跟太子殿下一起去了蒲城嗎,怎麼扶著靈柩回來的只有太子殿下,謝家千金呢。
都說睿王於這未過門的王妃兩情相悅,如今睿王戰死, 怎麼連個人影兒都不見,莫不是怕以後不好另尋親事, 才避嫌的。
一時間京城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說的都是謝阿十的不是,謝家人也未出來澄清,漸漸隨著大將軍王下葬, 便平息了下來。
至九月,皇上卻忽下了一道聖旨,賜謝阿十與睿王殿下成禮完婚,一石驚起千層浪,剛剛平息下去的事情又翻了出來,紛紛議論這是怎麼回事,睿王殿下不是已經下葬了嗎,怎麼成禮晚婚,更何況下葬的時候都未見這位沒過門的王妃,怎麼皇上就下了完婚的旨意。
吉日定在九月初八,老百姓恨不能立馬就到日子,好去看看這謝家小姐如何同死人完婚。
謝家卻自阿十回來便是一片愁雲慘霧,本來見阿十並未扶靈回京,國公爺兩口子真是鬆了一口大氣,若是這丫頭非要扶著靈柩回來,這名聲可毀了,以後還怎麼嫁人,雖說有些對不住睿王 ,可不得不為女兒打算,女兒才不過十七,大好青春怎麼能耗在一個死人身上。
而謝家人從不在乎外人說什麼,老八的一句話最在理,嘴長在別人身上,讓他們說去,反正也不會少塊肉。讓他們眼睜睜看著阿十的大好年華為個死人守寡,是絕不可能的,所以在此事上,謝家人出奇的一致,就連謝府的下人也都覺得虧了未成禮,他們家小姐還能另澤如意郎君,對於外頭的人說什麼,謝府上下都當聽不見。
甚至在皇上不滿的質問皇后的時候,皇后卻不緊不慢的頂了回去:“大將軍王為我大晉立下赫赫戰功,如今戰死北疆,妾身於萬歲爺一樣難過,可惜,但與阿十的婚事卻是兩碼子事,若他們二人已成大禮,阿十自當為睿王送葬守孝,妾身不敢有二話,可他們並未成禮,阿十仍是未嫁之身,若以王妃身份送葬守孝,實不妥當,況,這隻怕也是皇叔的意思。”
皇上跟睿王自幼一起長大,雖是叔侄實乃兄弟,皇上相當瞭解皇叔的性子,阿十是皇叔心尖兒上的人,他記得之前北狄未宣戰之時,皇叔心念念催著欽天監選吉日成禮,後來北狄的戰書送到京城,便改了心思,皇叔是怕戰場上萬一有閃失,阿十不至於為他耽誤了一輩子。
皇上不曾想過皇叔會如此愛一個女子,甚至為了她可以做到如此地步,想到此,對比阿十的無情,更為皇叔不值,不禁冷哼了一聲:“你們謝家的人什麼時候如此守禮了,朕倒覺得你們是在為無情無義尋藉口罷了。”
皇后抬起頭來:“若妾身有錯處,萬歲爺下令處罰妾身,妾身絕無二話,但萬歲爺說謝家無情無義,妾身說不得要為謝家辯駁辯駁,且不說妾身祖父當年與太太上皇征戰沙場,立下的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