餮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家翁,關東往事,餮饕,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公運籌帷幄之際,突然收到一封家書,其有書信傳至,家翁病危。

千里烽火家書萬金,聞其噩耗肝腸寸斷,念其舊日父子情深,百感交集不能自已。

但是現在身在蘇滬,離家萬里之遙,雖有乾坤之志,然鯤鵬萬里,展翅扶搖,唯人卻不能一揮而就之。

收到舅父的書信,內容講的是父親病重,盼兒速歸情甚篤,其音了了其情切切,其父子情深生離死別之情躍然紙上。

這封書信此時能送到自己手裡,卻也實屬不易,因為在這個烽火連天的年月。

尤其是在東北已經淪陷,家鄉已在日本人的鐵蹄之下,這個時候能收到一封家信,也確實是難能可貴了。

收到信件後百感交集,回想尊父當年之往事,一瞬間歷歷在目不敢忘懷,記得兒時其父之嚴訓猶在耳畔。

為人要上對天地有敬畏之心,下對至親有羔羊之報,如今念及過往今日思之。

雖說羔羊有跪母之恩,雛鴉有返乳之意,但自檢雖為人子但覺深有不足。

今夕聽聞噩耗,深感為人子者不孝至極,上對國家無尺寸之功,下對父母無膝前盡孝之勞,真乃為人子者之大不孝也。

如今思之乃實屬,不忠不孝之輩,細思量此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幸得聽聞曾有長者言,為子女者理當及時盡孝,為量力而行,為人在世都有潮起潮落,三窮三富到老而已。

其富貴榮華一世無憂者甚少,其苦海坐舟慘度人生者多也

其前生前世其福分無量至極者也稀之,但為人子者理當承歡膝下,為父母養老送終,此乃天道也。

細思量之,人之初必是父精母血幻化而成,豈是草胎泥塑幻化而來。

其母有緣其父有根,到此人間經歷千難萬險,皆是前世之緣後世之果。

但人間滄桑世間永珍,屬實讓人斷腸,細思量為天地人君親。

為父母之恩無以為報,常言道落草之恩斷指可報,養育之恩無以為報。

父子之情有如山嶽,豈是結草為環化為牛馬可報之。

今朝聽聞噩耗,其心倍感焦慮,遙想當年父子情深,不勝感慨,想起兒時年幼家父帶兒嬉戲之時,柴門羅雀田野捕蟲。

但不過朝華幾十載,悠悠春秋幾度,如今卻要陰陽兩隔在世為人,不覺間心搓若割淚眼雙懸,實乃嗚呼哀哉。

乃深知書信中所說,父親病危實乃病重也,千里家書又趕烽火狼煙,到了自己手裡,已經是昨日黃花,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這相思之情牽腸掛肚,豈可一日安生哉。

此時唯不能朝發夕至,一朝陪伴在雙親二老身前承歡膝下,讓二老受含飴弄孫之天年樂事,實乃大不孝也。

但天公不成美事,其子孫無承歡膝下之德行,實乃兒孫所積之德尚淺,不能讓二老雙親享福而已,有此一遭一不怨天尤人。

二不遷怒於神明鬼神,惟願自己德行不夠積福不多,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其父不壽實為兒女德行不就也。

但自覺小民之家上對天地無過,下對德行無缺,為天不壽,實乃天不佑吾父也,吾雖不是吃齋唸佛,修橋鋪路,施粥濟藥之大善之家。

但小門小戶勤勞持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確實無損於陰德之處也。

然幽幽亂世,行惡者如九牛之毛,揮袖者遮天蔽日,投鞭者江水斷流,何為吾父不壽也。

細思量為詩所證,豈容為人不孝子孫者所戒也。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為天下多有不是的兒女,卻少有狠心爹孃,當聽到父親病危的噩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