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和碩恪靖公主
予之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和碩恪靖公主,清穿康熙朝:生子後她一心鹹魚,予之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宜妃的話並未對茉雅奇造成任何影響,她該如何如何。
至於宜妃如何對付德妃,她私心裡當然是那二人越不對付越好。
茉雅奇每日教十一寫字讀書。
因公主生母大多文采一般,只認識幾個字,教匯出來的公主除了學習三從四德,並未多學什麼。
茉雅奇不指望多教女兒詩詞歌賦,這玩意會把人腦子教木了,整日只傷春悲秋。
她除了多教女兒識字,還給她講故事,那些歷史上的名人名事,無論男女,不拘於後宅那些東西。
正巧康熙知道她教的這些,甚是納罕,“你教這些作甚?她是個女兒家,將來要嫁人管理中饋,這些有何用?”
身為皇帝也有對男女的偏見,即便是自己的女兒,也無法改變他的認知。
茉雅奇道:“女兒家學的東西不要求多,起碼該明理,開闊眼界,身為皇上的女兒,自然不能限制了眼界,不是嗎?倘若只知後宅那些東西,枉費她的公主身份了。”
尋常女子只能拘於後宅,不能出門,自然學了無用,還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既然公主有這樣的身份,除了皇帝,無人能管,何不學一些該學的,多提升眼界?
即便這些不是尋常女子該學的,也無人敢指指點點,否則就是活膩歪了。
她的女兒不能只當個聯姻的工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自我。
嫁了人也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被人操控。
她知道這些公主的一生是怎樣的,婚前做個給皇家增光添彩的木頭人,一舉一動要符合皇家規矩,不能給皇室丟人。
嫁了人不僅要忍受與丈夫不和,維繫朝廷與大臣的和睦,還要被身邊的嬤嬤管制,不能隨心所欲。
連一個嬤嬤都管的了公主,公主能過得多好?不抑鬱都是好的。
公主不強勢些只有被擺佈一輩子。
康熙隱約覺得有道理。
他的女兒自然該是不同的,學了又何妨?便不再說道。
康熙道:“太后很喜歡嘉寧,嘉寧是比別的姊妹活潑健康些。”
不禁反思其他公主太過文靜是否被管制太多。
身為皇帝也希望膝下女兒大多健康,而非文文弱弱。
這也是他看了十一就喜歡的緣由。
十一敢爬上他的膝,和他鬧,揪他的耳朵,鬍子,別的公主不敢,總是溫溫吞吞,小心翼翼。
他不常和公主們相處,故而從未覺著不對。
茉雅奇想起太后對十一的誇讚,發自真心的喜歡,不由莞爾,“想來太后平時悶了些,有個孩子鬧騰,太后才高興。”
她不怕十一因此惹怒了太后。
太后能喜歡這樣活潑的十一,可見是接受的。
畢竟是在科爾沁長大的格格,與從小長在京城閨中的女子不同。
若非入了宮,太后也不該是這個樣子。
茉雅奇沒有教導十一要舉止嫻靜,也沒讓十一要聽嬤嬤的話,嬤嬤不敢管的太多,只需要照拂十一的起居。
十一想做什麼她都是縱容的,不希望孩子的天性被抹殺。
只要沒有做過分的事,不仗勢欺人,一點點天性是應該的。
連吃飯走路都要被教的斯斯文文,實在憋屈。
康熙略感欣慰,“太后向來不喜歡別的公主,覺得無趣,這樣也好。只是沒想到愛妃如此嫻靜,教的女兒會是如此。”
說著握住她的手,感慨萬分的樣子。
茉雅奇心想,她敢像十一那樣鬧嗎?她和皇帝都能給十一兜著,卻無人給她兜著。
她其實也想像十一這樣,只是她不能。
“皇上覺得如此好,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