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二度合作之壹拾叄 鬼市再現,太陽底下,四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年春天點鬼火,今年秋天成鬼市。

明代大運河航運興盛,柳城成了全國大商埠。從那時起,就出現了早市、夜市跟鬼市。

早市在南城門外,是十里八鄉進城的必經路。賣的有農家的鮮菜、鮮蛋、雞鴨魚肉、柴草或雜糧,有針頭線腦小百貨。早市天天有,抓的是商鋪開門前空檔,天方亮開始,太陽露頭收攤。人們借早上閒時,幫家裡買些用品,也或把自產的東西換些花銷。

夜市在天衢橋兩側運河岸上。夜幕降臨,岸邊泊滿大小商船客船。客商和船工們,上岸吃飯住宿,也或物資週轉以及商務洽談。操著各地方言,和著燒雞香氣,客舍飯館幡旗飄搖的暮靄中,匯成了一道熱鬧的風景。運河夜市,開闊了柳城人眼界。

早市是經濟生活內迴圈,夜市跟鬼市外迴圈。夜市以京杭大運河為軸,對外交流有縱深感。鬼市以柳城為中心,波及方圓百里。

《柳都市志》記載,柳城鬼市最早出現於明神宗年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被政府取消。與此同時,鬼市路被改名正陽路,改名者欲以日中之氣克鬼魅之邪。說來也巧,老鬼市路現正陽路,正是在劉東昇新建的福利院門前。

老鬼市上買賣的東西,一類生活用品,一類古玩。為嘛叫鬼市?約兩種緣由。一是三更時分開張,人們藉著油燈昏暗的光線交易,鬼鬼祟祟小聲耳語,鬼火鬼影般。待天剛一擦亮,如晨風吹霧一樣自然就散了。再者,很多東西魚目混珠假貨蒙人,類似於人們嘴裡說的糊弄鬼。也因為常有人買東西看走眼,上鬼市不叫上鬼市,也不叫逛鬼市,叫趟鬼市。水深水淺,水急水緩,自己趟著看。

柳城鬼市自古四條規矩。

一是買不買無所謂,不能問貨從何來。偷的搶的販來的老輩傳下來的,跟你無關。二是一手錢一手貨,兩清後轉身就可不認賬,打不打眼你的事。說是有人要買個男孩子,看到嬰兒襠裡沾著屎的小雞雞也沒去摸,交錢成交。抱回家,洗乾淨才知道是個丫頭,小雞雞膠泥做的。三是討價還價不說話,手伸袖筒裡捏指頭。沒袖筒的,摘下帽子扣手上說事。事實上為節省時間,交易雙方常小聲耳語。四是天一亮主動收攤,各掃各攤做鳥獸散。鬼市見不得日頭光。

鬼市在郊外,野草一樣生命力旺盛,延續四百餘年。清代和民國時也被個別官員取消過,但都很短的時間內死而復生,想必有其獨特功用。一則以物易物,降低老百姓家的生活成本。再則,貧困家庭或者外來災民,可用極低的費用獲取生活用品生存下來。三則,給破敗的大戶人家或偷竊為生者,提供了生存空間。破落戶去當鋪栽面子,就藉著鬼市偷賣家當。偷竊者藉著黑夜把贓物快速出手,減少了被抓風險。說是鐵佛村有誰家祖上買了一筐子景德鎮瓷器發了財。有外地大戶人家的管家,偷了主家東西來賣,被這戶人家撿了大便宜。

新開張的鬼市一週開一回。福利院大門為中心,南北兩側各擺出百八十米遠的攤子。也不分門別類,早來早佔地。油燈有放攤上的,有掛身後房簷下的,不管在哪,燈捻都調到有限的亮度。賣家多坐在攤後麻紮上,買家或站或蹲,影影綽綽。拿著手電筒的趕市人,照路照物,就是不能照人。賣的東西,舊書舊報、糧票布票、連環畫、煙標和磁帶唱片不算新奇,老傢俱、文房四寶、銅器、玉器、鼻菸壺、香爐、紫砂、象牙雕等應有盡有。鬼市一開,各色老物件古物件齊齊冒了出來。

鬼市上中老年人居多。年輕人瞧不上這種生意,年輕人沒有對過往的懷念,年輕人也起不這麼早,年輕人賣家裡東西丟人。水過百日生魚,不多日,鬼市上誕生了一些古玩舊物小商販。有時,人們還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見幾個金髮碧眼的老外。新鬼市日漸繁華,沒多久聲傳京津冀,名噪華北。一甲子一輪迴,關停六十年的柳城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穿越成了一口棺材

椰汁燉羊奶

神魂:雙世戰爭

徒步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