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內鬥內行者,拯救大明:崇禎,哆啦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稅一,也就是200斤產出,只需要繳納十斤糧食的稅。

張居正的錢幣徵稅,也被他廢了,改為實物和錢幣通用徵稅,原則上老百姓覺得那個划算就那個。比如當地鼓舞賣不出好價錢的澳洲,北美等地,大多選擇把糧食拉到官府交稅。

但是在南京直轄的南方,經濟比較發達,主要是糧商集團必究牛逼。他們發現把糧食賣給糧商更划算,然後只需要把銀子交給官府,也可以。

相比起拉到各縣,各鎮稅務部報稅。肯定拿銀子過去省力。

至於朱由檢為什麼要這樣。主要是由於,朝廷太缺糧食,與其被糧商訛詐,還不如直接讓老百姓繳納糧食稅收。另一個就是房租糧商打壓收購價格。畢竟如果低於官府的收購價格,他們肯定不要指望能收到糧商。這也是一種壓制各地商人集團囤積居奇的好辦法。

最關鍵還是海運發達以後,從殖民地調運糧商變得容易了。

自然這一年開始為了保護國內的糧價,朱由檢開始調整稅收。大概是3:3:4原則。大概就是三首都(燕京,南京,澳洲長安)將稅收分成三份。30%,留給各地截留自用。30%由三京朝廷呼叫,最終剩下的40%,由中央朝廷統一用於全國性呼叫。

在把八旗軍趕出漠北以前。呵呵,各地政府就不要想了。以朱由檢為核心的朝廷一直處於”掠奪性“收稅的目標。

有點錢都拿來打仗和救災,移民了。哪有錢給各地政府自己發福利,搞基建,想多了。

但這一年開始,60%可以留下來了。自然此時他鎮守燕京,就意味著主要是針對南京朝廷和澳洲長安兩大朝廷。他們可以按照比例截留60%,其中一半是各省,各縣按照比例截留的。剩下一半,可以以他們朝廷進行整體佈局使用,不要擔心被燕京朝廷突然抽調走。這意味著中央朝廷放權了。

實際上這個比例,溫體仁等人是拒絕的。因為北方各省,全是虧損的。全國結餘最狠的就是南京朝廷,執掌秦嶺淮河以南的九省版圖和富庶的南洋,印度等殖民地,哪怕移交了40%,他們也是”富得流油“。

其次是遙遠的澳洲。四面海運,海陸軍加起來只需要不到十萬人。這和天選之國:美帝國,不是驚人相似。鬼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起,美帝國防軍長期都只有不到十萬人。只要他們不想著擴張。那麼這些軍人足夠自保了。澳洲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入侵,在動員也來得及。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澳洲沒有太大的軍費需求。在周邊都是一群弱雞的時候,哪怕是荷蘭這個海上霸主,也沒膽子跨越萬里入侵澳洲。這種壓力,比1982年馬島戰爭英國壓力還大。

太遠了,沒有蒸汽機船的時代。打贏了都沒用,人家要是不求和,跟你死磕,耗下去,你連補給都困難。

就好像朱由檢從來沒想過繞到西半球去幹涉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程序。太遠了。還沒有電話電報。靠著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拿到的一點情報。早就混吃等死了。

至於張獻忠等人跑去”遠征“。

主要是大明帝國士紳,勳貴,信不過他。又不好卸磨殺驢。畢竟也幫了他們太多。挑起拉丁美洲各種判了的這個傢伙。絕對是個禍害。把他運到歐洲繼續禍害別人。他壓根就沒安好心。

很明顯,張獻忠等人也知道。因此帶著幾萬軍民,陸陸續續移民蘇格蘭以後,就選擇靜觀其變,儲存實力,同時摸清楚歐洲,尤其是英倫三島的局勢。最終發現,你妹啊,天助我也。英國居然四分五裂,最強的英格蘭,分成國王派(王黨軍)和議會派(議會軍)現在是劍拔弩張。另一邊蘇格蘭居然獨立了。獨立了也就算了。這個歐洲小國,居然戰鬥力還比較渣渣。另一邊就是感覺把家屬從美洲運過來,怕受制於人。自然也沒有忘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