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齊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9章 拆遷,陸浩蘇敏,房車齊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房子住,總歸是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的房子住著舒心。”
鄉土情結,在儒家文化圈體現的很濃重。
劉萍找了間私人的房屋租下來,一個月是3塊錢,拆遷過渡的補貼費用,每個人每個月7塊錢,一家人稍微節省點,每個月還能有補貼落在口袋。
這等於是一份額外的收入,等待安置的時間越長,該越高興才對,不過國人‘家’的觀念很重。
租房,住親戚家,那都不叫家。
“這個補貼費用還不錯,挺高的。”黃明華道。
“是高,但沒個自己的家,還是不自在。”朱克慶道,“本來,拆遷的地方應該建樓,我們這些選擇就近安置的,可以搬進去,但有些負責建安置房的單位見有利可圖,房屋拆了後,不急著建房,而是將地放著,隨便找個理由一直拖著就是不建新房。”
“這就苦了那些租房子住,在親戚家藉助的人,一直沒有地方可以搬進去。”
朱克慶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沒有人向上面反應嗎?”陸浩問道。
肯定是有人反應了,但很多事不是反應了就能解決。
這些建設單位敢這麼做,肯定早就找好了理由和說辭,而且,在這會兒能參與到拆遷和安置房的專案中的單位,每一家都有背景,有靠山。
最差的,也比朱克慶這種平頭老百姓要強。
心中知道,卻還這麼問,是為了透過這種方式,跟朱克慶加深感情。
“反應也沒有用,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哪有那麼大的能耐去告他們?”朱克慶嘆了口氣,“而且也不是一棟樓都沒有建,建了樓,只是不多,不能將被拆遷的人都安置下來,那些有本事,有能耐,早早的託了關係,拿到了安置房名額,住了進去。”
“沒有什麼關係,就只能繼續等著,我現在就在等著。”
這情況跟單位分房差不多。
僧多肉少,有關係的能拿到名額,沒關係的只能等著。
“你現在住在哪裡?”陸浩問道。
“我現在是租房子住,租的私人的房子。”朱克慶道,“原本我們家是能住進新建的安置房裡的,但是被朱亮找關係,把我們的名額給搶走了,給了他認識的人,結果就是我們一家還得繼續等著,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哪天才能盼到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