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天才和大師,隨身帶著兩斤戲,大茶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這些時似乎根本沒有思考,只是隨口就唸出來一般。
但給袁芥的感覺卻是一種震驚,要知道眼前這孩子要報的是鋼琴專業,不說之前看到的演奏技法天份都已經相當出眾,可居然隨口連兩個歌劇名人的資料也是如此熟悉。
“1950年進入米蘭拉斯卡拉劇院,演出了《阿依達》。1965年在英國演出最後一場《托斯卡》後,退出舞臺。1973年東山再起,與著名男高音朱塞佩·德·迪斯泰法諾聯合舉行獨唱音樂會。她一生扮演過43個角色,共上演500多場次,50年代是她演唱生涯的最鼎盛時期,1952在倫敦科文特加登歌劇院、1954在芝加哥、1956在紐約大都會等歌劇院演唱,獲得無數世界聲譽。1977年9月16日在巴黎去世。”
袁芥點點頭一臉驚歎:“很難得啊!”
“平時會看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當放鬆。”楊悅輕聲回答。
袁芥看看她,又看看楊秋琳,繼續說:“就是因為有這麼多大師任教,學校才有個音樂家手稿展示廳。展示了朱利亞建校以來收藏的很多珍貴的音樂家手稿,基本上都是人家送的。展示廳開廳的那天,記者政要雲集。當時我還納悶是怎麼回事。原來朱利亞不開則已,一開就開了個全美國最大,世界排第三的,收集手稿最多的展示廳了。”
看看對面兩位似乎對這個展示廳沒太多興趣,袁芥也明白,人家最關心的其實還是人。
“鋼琴系就已經說完了,我再隨便說說其它系的。我隨便說,你們也隨便聽,…”
楊秋琳和楊悅點點頭。
“音樂學系主任格里克教授。他屬於你告訴他一首曲子,他能立刻把所有關於這首曲子的資料和內容全部給你說出來。
比如你問他,莫扎特某一首小提琴奏鳴曲是怎麼回事。他能從這首奏鳴曲開始,到同一年的所有作品,全部給你說個遍,連著莫扎特家族的祖宗八輩和所有有關的朋友都說出來了。”
“這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素養吧?”楊秋琳輕聲問道。
“其實就是為了以後人前能裝逼,”袁芥笑了笑,“面對記者什麼的如果人家問一句你知道莫扎特爺爺啥名字,如果能一嘴報出來,那感覺跟說不出來完全兩樣啊!”
哈哈,三人都笑了起來。
袁芥接著說格里克:“他和圖書館的館長是莫逆之交,平時吃飯都沒有人敢坐在旁邊,因為根本沒有話講――最重要的是,也不敢講話。這兩個人是朱利亞博士學位入學考試的主考官。主考官一共六個人,不過基本上他們倆說了算。”
楊秋琳若有所思。
袁芥搖搖頭:“我不是那意思。”
楊秋琳呵呵一笑:“你說吧。”
“有一次考試,格教授提問,請簡述格魯克的歌劇和亨德爾的歌劇在劇本方面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生回答完了,格教授點點頭說:嗯,我同意你的觀點。結果圖書館館長同志不幹了,說:他說的根本不對,應該是巴拉巴拉……後面半個小時,變成全部人看這兩位吵架。然後這個學生出來之後,對監考老師說:我今天在這裡面的半小時,比我之前上學的10年學到的東西還多。”
“現代樂演奏老師桑切斯,屬於吹牛上天型的,跟哪個大師都認識都聊過天吃過飯喝過酒一起談過創作。”
袁芥說完點點頭,拿起杯子,又想了想:“總之來說,朱利亞學院師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畢竟是百年名校,排名第二。你看看世界各大交響樂團的首席吧,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出自茱莉亞。”
“是啊,我們也查過資料,確實如此。”
“另外,學院有專門的校友專案,會定期邀請校友參加不同的音樂活動,例如:獨唱、鋼琴、室內樂等等,並在活動過程中創造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