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玉門在後面,隨身帶著兩斤戲,大茶碗,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斷了…
前面的那導遊妹子聲嘶力竭地說著莫高窟名稱的來歷,順便讓大家猜三種說法中哪種比較靠譜:
一是說這莫高窟修建在鳴沙SD麓的崖壁上,因洞窟上有近千尊佛像,當地老百姓們就稱之為千佛洞。但莫高窟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又因古漢語裡沙漠的“漠”字,與莫高窟的“莫”字可以通用,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莫高窟。
聽完這個遊客紛紛點頭,感覺這個聽起來就靠…譜!
導遊又說第二個,就是這古代敦煌鳴沙山稱之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鄉。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屬漠高鄉所管轄,所以莫高窟是漠高山、漠高鄉演變而來的。
這個說法一出來,點頭的人也不少,感覺這個也比較靠譜!
然後是最後一個說法,因為在大泉河谷最早開鑿石窟的是樂樽和尚,後來弟子們相繼在河谷開鑿建造,但都沒有超過樂樽開鑿的石窟,人稱道行“莫高於此僧”,後來人們便把樂樽首開的石窟稱莫高窟,其目的是為了紀念樂樽開創首窟之功…
這個…貌似也對嘛!
遊客們議論紛紛,按著邏輯來說,應該越靠後的越接近真相,為麼這三種說法顯得都這麼對呢?
真相果然被埋藏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啊!
想要知道非得弄個藍星挖機來發功不可!
“艾拉!你覺得哪個說法對?”王小寶搭著車窗一臉很有興趣的樣子。
“我上哪知道去?”艾拉一臉不爽。
“你也有不知道的?”王小寶笑了。
艾拉搖搖頭:“主要是我沒這麼無聊,從邏輯上判斷很明顯第一種說法是對的,沙漠裡的高窟就是漠高窟,然後下面有人開始居住,形成的村鎮被稱為漠高鄉,再然後就是牽強附會出一個莫高於此僧的說法。”
沒勁!王小寶翻了個白眼,一腳油門向北而去,現在開的就是正常的路了。
到了市區找了個修腳踏車的地方把這三人放下,謝絕了他們吃飯的邀請,也沒留聯絡方式,你們就是我人生的匆匆過客不能指望我帶你們飛啊!
至於吃飯,雖然說這裡貌似還有什麼特色的菜餚但事實上多好的菜味道都不取決於菜本身,而是艾拉的意願。
敦煌是有機場,但反正這路上風景也不錯,乾脆直接開回南林,正好統計一下這條線路上有多少個收費站。
而且他正好走在古代絲綢之路上,而且也是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就是去年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所謂的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沿著高速一路開到YM市用了一個小時,王小寶還想著下去看看這玉門關,他還記得王之渙那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麼有名的地方必須得去看看…這玉門關應該在YM市的…西面?
對,是在西面,不過…
“玉門關在敦煌西北九十公里,YM市和玉門關也就是名字差不多!”王小寶的腦子裡冒出艾拉很平靜很平靜很淡定很淡定的臉。
啥?!
這話可把王小寶給臊得!
看不到這麼著名的景點也就算了,可身為一箇中國人,打小就背唐詩宋詞,聽愛國故事,結果開著車子到這裡居然把這麼個地方給錯過了,還以為玉門關在YM市大門口…結果沒曾想這YM市裡沒有玉門沒有關,倒是到處是油井…
太丟臉了,而且是直接丟到外星球去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