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蘭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琴之文明,天降青梅騎狼來,歸蘭兮,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他們吸取了昨日的教訓,趙青雲一大早就去書院裡面佔了位置,花鈿和樊蕊兒隨後駕車過去,擠了半天進了裡面,這才有機會一睹初賽。趙青雲選的書院北面的位置,參加初賽的選手都是六境選手,每一位選手彈完了琴,趙青雲和他的小廝們都要歡聲叫好。
入圍全國大賽的琴手都是全國各地的翹楚,賽場上的表現自然十分精彩,一場比賽下來,圍觀的入境者如同一日過了數世人生。
有人撫琴賦情,彈唱世間最絕美的愛情,琴音起,故事即鋪陳開來,觀者既是觀者,亦是故事中人,琴音切切,情亦切切。琴絃上彈指一揮間,琴音裡流年數十載,待到琴音止,一世人生已過,竟是今世難得難品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俄頃又是怒提刀斬佞人的大快人心之曲,此曲方畢,又有人彈曲度陰間拯救忠良無辜。觀者一日之間上天入地,歷遍人生酸甜苦辣,情隨琴動,直呼過癮。
此即琴之文明。
琴之文明,其無窮魅力,只有親臨琴境之人,方能感受。
初賽結束後的第三日,皇家書院外便張貼了入圍二賽的琴手名單,再過五日,也即七月七日,便是二賽的日子。
樊蕊兒是七境琴手,所以從二賽開始,她也要參賽了。
琴之十境,前六境音境、律境、意境、地境、天境、人境的入境形式都有依可尋,如音境、律境以音律入境,意境以意入境,地境、天境以物入境,人境以人入境,但自七境起,入境則無定形。
當初琴靈定這十境,將七境命名為化蝶,八境命名為飛鳳,九境命名為乘龍,十境命名為通世界,是根據她自己的入境經歷來命名的。其初入境時,入境者可和音,其後可動律、傳意、幻地、幻天、化人,再之後可以化蝶入夢、化鳳展翅、化龍乘天,此三境,可擾人腦識,可傾毀天下,到了第十境,她本人已能辨時空,所以叫做通世界。
七境之後,琴靈認為會對世界產生巨大的破壞,所以沒有明確入境形式,只演化出了一個境名,其初衷是隻讓人們透過前六境來品味琴音之美。但後人經過不斷研究,竟也有人相繼達到七境、八境和九境的境界,所以才有了琴靈後人與劍靈後人一戰,琴靈後人依靠七、八、九境極大的破壞力大敗劍靈後人。
這也是世人如此尊崇琴之文明而鄙棄劍之文明的原因。
全國大賽初賽由禮部尚書菅方童出席督賽,二賽開始,除有菅方童出席之外,趙錦城亦親自督賽,皇家書院院長何玉負責主持賽事,九位德高望重的夫子們負責評分。
另外還有一位九境琴手和一位八境琴手分別位於賽場的東西兩側,為的是當參賽選手入境而無法控制琴境時及時撫琴干擾,強行終止琴境,以防入境之人受到傷害。
這位九境琴手便是雲國除皇帝趙山河和落紗郡主之外的另一位九境琴手——時年的八十有九的徐老先生徐愛琴。徐老先生已隱世數十載,此次出山自請出席全國琴藝大賽,是因為聽說新選的太子妃的琴藝能使萬物生長,大為震驚,所以出山欲親聞其琴。
二賽仍然分兩天進行,樊蕊兒排在第一天,比賽當日,花鈿也一早就起了床,陪樊蕊兒一起入了場。
自上次與趙錦城一起外出回來之後,花鈿就沒再見到他,他也一直不分晝夜地忙個沒停,此刻出現在賽場上,花鈿瞧著他消瘦了不少,眉頭不由皺得緊緊的。
“見過卓蘭聖公主。”
忽聞耳邊有人呼喚自己的名號,花鈿扭過頭去,見一帶著官帽的年輕公子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因她是跟著樊蕊兒入場的,所以坐在選手們的候場席上,席上除了參與比賽的選手之外,還有負責比賽事務的各類官員。這人戴著官帽,顯然不是選手,不過,花鈿並不認識他,只愣愣地將他盯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