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2章 新都城,我在港綜抽獎,迷虹,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明國王親奪回明國都城後,接下來就是面對雲飛軍的進攻。
雲飛軍比葉孤城恐怖多了,而且還公審權貴,不給他們留活路。
這些明國王親在對雲飛軍的態度上倒是很一致,願意出錢出力,此時又只能依靠宮九武力,就公推他當國主。
當上國主後,有了正統名義,宮九第一時間就著手恢復朝廷秩序,整編討伐大軍,準備後勤物資補給。
經過幾次攻城戰,討伐軍損失慘重,此時高手所剩不多,士兵不到三十萬,其中帶傷的有不少。
各種事情千頭萬緒,等理順時已經過了月餘,此時形勢更加嚴峻。
雲飛軍已經覆滅了元國,就連鰲拜率領的清軍都吃了敗仗,僅餘數萬大軍正在退往國都這邊。
明國西邊已經丟失了六個省份,雲飛軍正突飛猛進在攻城掠地。
照這情況下去,不用一個月時間,雲飛軍元國方向大軍跟明國西面大軍就能在明國都這裡會師。
兩方超過百萬雲飛軍打到明國都城這裡來,他們就會被徹底包圍,到時連縱深都沒有,絕對是死路一條。
形勢太過嚴峻,必須在雲飛軍合圍前離開國都,而且離開後還得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才行。
明國眾王親跟眾大臣商量後決定遷都到金陵城。
只有轉移到南方,憑著大河天險阻敵跟有充足的補給才能重整旗鼓,反攻雲飛軍奪回失地。
做下決定後明國眾權貴又開始著手遷都這種又麻煩又丟臉的事。
李昊本想跟明軍主力在明國都城那裡決戰,結果卻收到明國遷都的訊息。
明軍遷到金陵那邊,有大河阻隔是麻煩些,但他們過了南方後剩下的領土就只有四個省份而已。
以明國那操蛋的供養制度,僅憑四個省份想要養活大量王親跟數十萬大軍那就是開玩笑,他們接下來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以他們的歹毒,說不定會逼得那四個省份的百姓揭竿而起。
就算任憑他們遷都不去攻打,只怕不到兩年明國就得破產。
有那麼多趴在民眾身上吸血的權貴蛀蟲,不進行改革的話,明國只會一直都是窮逼。
而改革的話,動到的是朱家的利益,這事很難做得到。
也不知道宮九有沒有南侯世子打土豪分田地的魄力?
說起來南侯世子也是一位好同志,非常有想法,就是生不逢時。
反正南方就幾個省份,到時派一路大軍就能打下來,先讓他們去折騰,不用急於一時。
這形勢就由著他們,現在急速擴張,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自己先把別的省份佔下來,穩定各地局勢處理好內政,減少百姓的傷亡。
有了想法後就讓雲飛軍不要跟明軍主力有所糾纏,減緩擴張步伐,儘快穩定局勢,處理好政務。
如此過了月餘時間,留下來墊後的五萬明軍也離開明國都城。
在明軍離開兩天後,雲飛軍就趕到明國都城,接管了這座大城。
李昊騎著玄玉在次日到達明都,這座往日裡熱鬧非凡的城池顯得空蕩蕩的,一幅破敗的樣子。
前有南侯世子抄了國都六七成權貴的家,後有宮九抄了那些投靠南侯世子權貴的家,明國都城這裡的權貴比遇到山賊土匪還要苦逼。
在這種戰亂的環境下,許多平民百姓家庭也不能倖免,家裡的錢糧基本上都被明軍蒐羅一空。
宮九這麼做不僅僅為了獲得錢糧,還存著讓雲飛軍先救濟民眾,不能去追擊他們的想法。
他這麼做確實有用,雲飛軍進城得知這種情況後立刻就先做救濟民眾的事,把軍糧先給分發出去。
明軍這麼做是自絕於百姓,付出一些錢糧救濟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