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殘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青州禍起,風吟秋,風殘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疼愛的小兒子,本已到了分封就藩的年紀,仍是將其留在了身邊,有位違祖宗先法。成王欲爭奪這玉璽,名不正言不順,是以無人願將傳國玉璽拱手讓出,這玉璽既象徵天命,便除非當今天子親自派人來取走,否則絕不肯退讓一步。
諸方勢力最終商定下如此結果,成王即便帶來了在江湖上地位顯赫三人充當說客,仍是於事無補。
成王則只好派人送訊息前往京師,等待太后跟國師商討出一個對策。
這青州江陽城雖距豫州京師太安城並不遙遠,但以驛卒人馬腳力日夜兼程來回亦需得兩日。
就在眾人以為可以安心等待結果放鬆了警惕之時,各方勢力門下諸多高手竟在一夜間一齊暴斃。
聽雪廬鷹鷲宮的兩位護持、天門麾下天將、聖儒門江陽書院知守,甚至就連觀風行殿主人也已身死。
其人無一不是皆如宗師聖人般的頂尖高手,可人人皆是被一刀斃命,且死得悄無聲息,旁人根本沒能聽到打鬥的動靜,這世上能做到此事之人不會超過十人之數。
死去之人皆是參與到此事中來的修為實力最高的幾人,且成王帶來的三位修為甚至比死去之人更高的高手卻安然無恙,如此處境對成王最為有利,所以眾人皆懷疑是成王買兇殺人。
但苦於找不到證據,而各方勢力中實力最高絕的幾人皆已身死,其餘眾人又有何力與之對抗,這便是赤裸裸的恐嚇,最終成王也的確順利將傳國玉璽與那前朝餘孽的後人帶走。
此後之事便不得而知,便留待其發生過後,再由小老兒為諸位講述。
………
說書老者似乎講完了故事,但一眾聽者卻仍是猶未盡興,尤其是涉及青州江湖亂事部分,並不似往常那般,便是其中之人的一言一行,高手之間交手的一招一式,也會講述得細緻清楚。
四周不斷有人催促老者仔細講述下最初那場戰鬥的情形,不然留到下次講也行,不過要提前安排好時間知會他們一聲,他們好能將故事聽個全。
但老者並未理會這些人,沉思了片刻之後,自顧自慷慨激昂道:“豫州大旱之象已顯,天災已至,如今人禍亦有再起的苗頭,這傳國玉璽現世究竟是好是壞,猶未可知,小老兒今日往述古今,只希望聽者能得警醒,如若果真這天下風雲再起,望諸位能為天下蒼生計。”
說書老者慷慨激昂的一席話說完,樓中眾人皆已沉默,並未有一人附和,禍事未臨己身,他們做不到感同身受,更不知為天下蒼生計為何。
樊仁三兄弟見故事已聽完,便回過身專心吃起桌上的飯菜。
而那杜子滕思維跳躍,這會兒想起顧長風也是青州之人,而且青崖山距在江陽城不到五十里,說不定更能知曉些隱秘之事,不由發問道:“顧少俠所在的青崖山距那江陽城不遠,這青州武林亂事剛發生沒幾日,不知顧少俠對此事瞭解多少?”
顧長風想了想說道:“這觀風行殿便是樓外樓抑或更該說也同是山外山天外天的如外產業,也是其門下牟利最多的產業,便是說這才是其主業也不為過,說書老者身為樓外樓之人顯然有所掩飾,將樓外樓描述成了更為正義的一方。
“說書老者不知是遺漏了極為重要的一點,還是有意將其帶過,據在下猜測,那當鋪掌櫃身死與那無故暴斃的諸位高手之身死,會不會便是同一人所為。”
“顧少俠緣何如此猜測?”杜子滕好奇問道。
“當夜在下與家師剛好自江陽城回無名觀,路上恰巧便遇見有黑衣人劫持一人往去江陽城方向,只是此人輕功極為高絕,攀雲縱枝竄行於林木之間,以為我等並未發現,可還是被家師無意間抬頭撞見,只是未去理會,如不出我所料,此人便也同是殺那諸多高手的刺客。”
“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