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殘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擂臺比武,風吟秋,風殘亂,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他卻連將其自如地拔出都很是困難。
師傅說這把劍可能仍未真正認可自己,顧長風將信將疑卻也無可奈何。
那楊翼使的是重劍,本就在重量上佔據優勢,他沒想到的是顧長風會在對戰自己時使用那把更為纖細的削金木劍,在他看來這便是對自己明目張膽的挑釁,是以未曾動手心中已先動怒。
昨日被人羞辱的經歷仍舊曆歷在目,他並不認為此人身手也如那人一般高,想著今日定要好好教訓這小子一番,也好找回自己昨日丟掉的面子,免得讓眾人小瞧了自己。
見兩人皆已準備好,隨著場邊一通鑼響,宣告著比試已經開始。
但兩人似乎都沒有率先動手的想法,那楊翼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對年輕人先出手,顧長風則是有些後知後覺,直到那楊翼臉上憤怒之色已不再掩飾之時,顧長風才意識到自己該出手了。
顧長風本是手持長劍自然垂落在身側,此刻將長劍抬起就要欺近楊翼身前,哪知那楊翼比顧長風更心急,顧長風將長劍抬起的那一刻已是被其當作已經出手。
楊翼踏步躍至空中,緊接著便是一記重劍揮下,巨劍裹挾著風雷之勢直劈向顧長風,楊翼這一擊勢大力沉,除卻招式本身所致的慣性外,更附帶上觀海境修士方能使出的內勁。
觀海境是從武夫邁入修士最初的那道門檻,相比臨淵境武夫只能靠打熬自身體魄強化自身力量和肉身強度,觀海境已能將竅穴衝開,汲取天地元氣煉化為體內真氣貯存在竅穴之中,運使氣機將竅穴之中的真氣催發便可生出內力,也通常稱作內勁。
周身共有三百六十大穴,每處竅穴皆可貯氣,若能在一時之間全部催發,便可生出比肉身自生力量的極限強大數十倍的恐怖力量,這便是世間頂尖武夫和初階修士間的力量差距。
但修行路上常言:沖霄之下無鴻溝,精術可補道不足;沖霄之始道為先,同境相較術爭勝。
沖霄境之下,縱是半步觀海境和披霞境大圓滿之間也並沒有難以逾越的鴻溝,無非是力量大了許多倍,擅長化力卸力的招數法門數不勝數,對戰經驗和對敵招式的精巧程度仍是佔據了決定性作用。
而顧長風雖已是半步披霞境,將周身三百六十竅穴全部衝開後,卻也只是將起始自手臂外側的手陽明大腸經連匯大半,而只有打通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將三百六十竅穴連匯貫通方能修至披霞境大圓滿。
而披霞境的神奇所在便是每貫通一條經脈,便可將此條經脈運使的真氣御化於體外,此勁力亦被稱作外勁,所謂劍罡、護身罡氣皆言於此,也正因可運使真氣外顯,此境又被稱作披霞境。
而只將一條經脈連匯大半仍未做到真正貫通,至多在氣機流轉之時會更加沒有滯礙,而僅以手上力量來講,此時的顧長風對上同樣衝開手三陽經全部竅穴的楊翼而言,並佔不到什麼便宜。
顧長風雖有信心硬抗下這力道剛猛的一劍,但絕非明智之選。
重劍至剛揮使起來卻無輕劍那般輕靈如意,每一擊也十分消耗的真氣,觀海境僅以竅穴貯存真氣,貯存的真氣畢竟有限,沖霄境之下氣機流轉之時並無法煉化天地元氣補充竅穴,是以交戰中所使出的每一分真氣都十分珍貴。
此刻楊翼求勝心切,若此後的每一招皆似如今這般揮霍,顧長風有信心只用出較其十分之一的氣力便可將其耗至落敗。
可若真如此,到得那時恐怕也要在百十招開外,對顧長風的消耗亦不會小,此舉同樣不划算,錙銖必較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戰果,才是歷經過生死磨礪之人才會有的覺悟。
楊翼第一擊襲來,顧長風只等楊翼招式用至盡頭,留給楊翼變換招式的空間已然極小,顧長風只一個輕巧的側身,楊翼便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勢大力沉的一擊落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