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看太爺給你露一手
菸灰缸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看太爺給你露一手,七歲的我,請假回家主持葬禮,菸灰缸7,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章:看太爺給你露一手
“小太爺,這些就行了嗎?做實驗的話,應該要許多類比才對呀,這樣才能得到最準確的資料和實驗結果。”
在將一個裝滿十幾樣農作物和草本植物的貨架推來之後,孔建平還是忍不住提醒道。
這是他身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嚴謹態度。
然而,孔季霖卻並不以為意,其他人做實驗的時候,即便是有方向也需要進行多項結果的比對,是因為他們不保證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完全正確的,畢竟在研究成功之前,此前並沒有例子可以給他們參考。
但孔季霖全然不一樣,系統給出的技術,那就意味著沒有差錯。
既然沒有差錯,時間又是如此緊迫的情況下,他何必浪費那些時間去做試驗比對。
“看好了,小太爺給你露一手,不用試驗比對資料,也能最快出研究成果。”
“你等會把二號框裡面的樣本提取細胞,並儲存胚珠,剝離細胞核等步驟,你之前看過我寫的幾張紙應該是有這些步驟的,還記得吧?”孔季霖小小的身軀站在足有自己胸膛高的試驗檯前,一隻手中正在搗鼓這營養液,頭也不轉的說著:“辦完後幫我端一個椅子來,能讓我夠到那一臺顯微鏡的鏡口就行。”
孔建平聞言,嘴角苦澀的點了點頭道:“誒~”
自己一個研究組的組長,被一個八歲的小孩子指揮著做實驗工作,怎麼看都有些不適應。
如果不是對方小太爺的身份,他恐怕也不會這麼聽話的辦事。
“這個...還有這個框子,全都是草本植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難道這些草本植物裡面真的有可以增加農作物產量的特殊物質?”
孔建平心中忐忑,畢竟自己這位小太爺要做的事情太過駭人聽聞了。
這是農業領域科學家們窮盡一生都在研究的方向,可能嶄露頭角的人,上百年來只有寥寥幾個。
國內超過上萬的科學家倒在了研究的途中,光是近十年來的不完全統計,有關於雜交技術應用其他農作物身上的研究方案,就超過二十萬項,可稍微有點成就的,也才不過幾十項,想要達到雜交水稻那種產量技術的,沒有!甚至於連望其項背的都沒有。
而反觀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研究環境好,科技水平高,在這些方面其實要領先國內。這也導致了國內除了水稻之外,其他一些常用農作物還需要進口。
因此,孔季霖現在正在做的,從個人上看是一種光耀的成就。
從國家來看,這是一種不受國外鉗制的科技突破!
“如果真的能成,那怕是連帝都的科學院都得過來請啊。”孔建平雙眼有些發脹,想到這裡情緒隱約有些激動。
情緒太過激動不利於研究,孔建平心中自我diss了一波:“小太爺才只是八歲,而且這類似的研究每年都在進行無數次,許多老教授們都不見得有頭緒,沒必要太過激動,鎮定!鎮定!鎮定!”
鎮定之後,撈起來一株葉似綿針的草,開始按照之前看到的忙碌起來。
......
“大豆...”孔季霖拿過標記有大豆兩個字的試管。
他雖在村子裡長大,但此前也並不瞭解大豆的具體習性,可雜交五穀技術的獲得,讓他擁有對五穀的頂尖理解。
大豆喜暖,種子在10-12c開始發芽,在15-20c之間最適宜,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5c,開花結莢期的適溫是20-28c,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c則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
這是正常大豆的生長環境,在一些季節性氣候十分明顯的地帶,或者培育大棚,都是比較常見的種植環境,但也僅限於這種環境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