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孟氏易》造就的四世三公,箱子裡的三國,劉證道,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來。”
次日清晨,張角召集張梁,張寶,馬元義等人準備盤點雞頭山的庫房,攻下一個山寨,怎麼可能不清點一下繳獲呢?
不過昨日張角事情很多,直接下令查封,所以直等到今早才開始清點。
而馬元義直接給張角推薦了一個人,那就是雞頭山的賬房先生王老頭!
王老頭這屬於內勤人員,在昨日的戰鬥時,這老頭躲得最快,是後來張梁帶著人在山寨裡二次搜查才抓到的。
老頭看到張角等人有些害怕,一進門便噗通跪在地上道:“小老兒見過新大王!”
聽了這話張角看著老頭道:“你是何人啊?在山寨任何職位?”
“回稟新大王,小老兒,主要管著庫房,平時記記賬!”
“哦,竟然是錢糧主簿啊,失敬,失敬!”
“啊,不敢,不敢,新大王莫要折殺小老兒了。”
周明連連擺手。
張角道:“行了,不用如此惶恐,我不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今日招你前來主要是想要看看咱們雞頭山的錢糧情況,畢竟我作為這雞頭山新主人,不能對自己的錢糧絲毫不瞭解吧!”
聽了這話老頭道:“大王此言甚是,若是問庫房之事,小老兒,能幫上大王一二。”
張角看了看張寶道:“這老頭好像沒經過思想教育啊?”
張寶知道張角的意思,經過思想教育都不會叫張角新大王,而應該是大賢良師。
“昨日晚上才找到的,錯過了。”
張角聞言道:“怪不得。”
“二位大王,我?”
“哦,沒事,頭前帶路,去庫房。”
“是。”
聽了這話老頭立刻領著一群人前往庫房,雞頭山的庫房非常的大,主要存放土匪平時劫掠來的物資。
到了門口周明開口道:“大人,這邊是山寨中的庫房了。”
張角看了一眼道:“開啟。”
片刻庫房房門就開啟了,緊跟著老頭跟著張角進入了庫房,順手在一旁的架子上拿下來一個冊子。
“大王,這便是雞頭山所有物資,請大王過目。”
張角翻看了兩頁,忍不住道:“這麼多?”
只見賬本上寫著:庫房存糧共三千石,甲申日進賬一千石!
看到這裡張角知道,這一千石糧食應該就是錢家託錢五送來的那一批。
再往下面看,只見上面寫著:庫房共存錢十萬錢,金五斤,白金(十斤),另外還有若干珍貴藥材。
張角翻了翻手中的賬本,感覺很滿意,這賬記得很清楚啊,張角便問:“汝念過書?”
周明聞言點點頭道:“曾也讀《孟氏易》。”
張角聞言一愣,緊跟著笑道:“沒想到竟然是袁氏故吏,失禮失禮啊。”
周明聞言連連擺手道:“大王莫要羞臊我了,小老兒只是家中與袁氏故吏有舊,小老兒年輕時旁聽幾日《孟氏易》,可不敢以袁氏故吏自居!”
張角聞言點點頭,其實這天下讀《孟氏易》的人很多,也因此造就了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
《孟氏易》本來是漢代大儒孟喜所注,後來被袁氏先祖袁良研習,在漢平帝時做到了太子舍人。
而後袁良便把《孟氏易》定為家學,從此便開啟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光輝局面,緊跟著又把《孟氏易》傳播出去,利用影響力,讓《孟氏易》成為了很多學子學習的教材。
而在東漢想要做官,就必須學經,類似於學歷,而《孟氏易》就是教材之一,並且由於這個時代的經文沒有標點,而袁家便控制了句讀,從此學《孟氏易》的必須得到袁家的承認,這樣才算你學明白了,有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