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雨打風吹去,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理了內奸,荀奉去了議事廳,這裡也有一群人在等候,都是秦王一系的重臣。
經過荀奉的秘密調查,都是可以信任的人。
荀奉派人請來世子柴源,請世子上座,眾人見禮。
待眾人落座後,荀奉緩緩地說道:“各位,廢太子在金陵稱帝,年號永熙,國號依然是周。”
眾人互相看了看,沒人憤怒,也沒人說話,連日來的退卻、戰鬥,早已磨粗了他們的神經。
“據可靠的情報,閩省巡撫自立為王。”荀奉說道。
陳天壽皺眉道:“那廢太子只怕會撤兵。”
自關訓殺了秦王、勾結韃子入關,荀奉便刻意向各省巡撫傳播了這些訊息。太子獲知後,大怒,傾江南之兵北伐。
和秦王不過是兄弟之爭,皇位最後都是柴家的,可現在竟然有可能是關家的,太子怎能不怒。
太子在南,秦王世子在西,不約而同地夾擊關訓,一度圍困京城。
可惜雙方不能擰成一股繩,彼此戒備,甚至發生小規模的衝突。
韃子入關後,匯合宣大的兵力,從背後襲擊秦王系,荀奉等人敗退漢中。
太子孤木難成,也退到了豫省。
但是他們對關訓的威脅依然在。
尤其是切斷了南方的漕運,京城的糧食已經是去年的十倍,還依然在漲。
荀奉點頭:“廢太子只怕要鞏固自己的大後方,撤兵在所難免。”
“咱們怎麼辦?”有大臣問道。
這也是秦王一系人馬的困惑,太子佔據金陵,江南膏腴之地,已經穩固了統治。關旭佔據了京畿之地,勢力還延伸到了草原。
唯有秦王一系,像無根的浮萍,一陣猛烈的風就可能吹散。
荀奉淡然道:“入蜀地。”
陳天壽一拍大腿,“有道理!蜀王和老王爺素來親厚,咱們去投奔他。”
“老夫已經派人聯絡過蜀王,王爺極力邀請世子入蜀。”荀奉道。
眾人大喜,蜀王和秦王是一母同胞,更關鍵的是,蜀王沒有子嗣。
荀奉道:“不過,去之前,咱們把世子的登基典禮先辦了。”
登基?眾人疑惑地看著荀奉。
有人反對道:“先生,為何不先進蜀地,再辦登基?現在的條件太簡陋,未免委屈了世子殿下。”
他的話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如果可能,誰不想辦的體面一點。
“諸位,想一想,是世子入蜀之後登基好,還是現在登基好?”荀奉意味深長地說道。
眾人先是楞了片刻,才恍然大悟,現在登基,好位置自己人先佔著。如果入蜀再登基,肯定要分一部分官帽子給蜀地的官員。
荀奉看到眾人的反應,便道:“那咱們來討論一下,世子登基的一些具體事宜。”
世子柴源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他木然地坐在上首,看著大臣們討論的熱火朝天。
私下裡,荀奉已經給他和王妃分析過,為什麼要先登基再入蜀。
因為世子以什麼身份入蜀地,至關重要。
直接入蜀,和蜀王之間有叔侄的輩分;蜀王是朝廷冊封的王爺,得位很正,而世子還沒有被朝廷冊封為王。
那麼,入蜀再登基,蜀王的人就會不滿意,為什麼不是蜀王坐龍椅。
還沒合作,就會先有了裂痕。
如果先登基,後入蜀,蜀王一系就不會有多大的怨氣。
畢竟秦王被害死了,世子帶兵血戰,轉戰千里,也是柴氏子孫,這個皇位世子還是有資格坐的。
登基後,明確和蜀王之間的君臣關係,藉著這個大勢入蜀,省卻太多麻煩,新政權可以更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