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以人換鹽(2),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地給你,農具給你,耕牛也給你。我們金州說話算話!雖然你小,但是你和你妹妹也是一戶。”

董二牛長吁了一口氣,嚇死了,以為不給了呢。

眾人都有些羨慕地看著董二牛,這麼小的年紀就有了這麼一大筆財產。剛才有文書說,按人頭分地,一個人分二十畝地,都是上田。。

金羽對董二牛道:“二牛,你不如請族人種你家的地,你帶著妹妹來城裡打工。”

“大人,那俺能做什麼工?”董二牛問道。

“去養馬場吧,跟著獸醫,從學徒開始幹,既是門手藝,又能有點收入。”金羽建議道。

“能帶著俺妹妹嗎?”董二牛看著妹妹。

妹妹董小花緊緊地牽著他的手,偎依在他身邊。

“你妹妹多大?”金羽問道。

“七歲。”

“那你去養馬場,你妹妹白天去學堂上學。”金羽道。

“俺的工錢夠支付學費嗎?”董二牛問道。

金羽笑了,這麼個小人兒,考慮問題倒是周全,“不要學費,都是衙門出錢。裡面有不少女童在裡面學習,你妹妹去了,可以認識不少朋友。”

董二牛學著二大爺的樣子,胡亂拱手道:“謝大人!”

金羽走過去,教導他如何拱手,如何致謝。

文書早已經將金羽的去向標註清楚。

~

金羽並沒有讓作坊的老闆今天來招人,那樣場面會更亂。

中原的百姓,沒有土地、耕牛更吸引他們了。

作坊要人?養馬場擴大也要人?

不急,等這些人安頓下來,看到了好日子的希望,他們自己會出來找工做的。尤其是年輕人,有更賺錢的工作,誰留在家裡種地?

當一個年輕人拿著豐厚的工錢回家的時候,相信他們一個村子的年輕人的心都會長草。

~

流民的登記很快就到了尾聲,他們已經牽著耕牛、扛著農具,按照分好的村長,在衙役的帶領下,向遠處走去。

有衙役大喊道:“大人,又有一艘船來了!”

~

北平城的廣寧門外,每天都有商隊來招人,僱傭的理由已經不是運貨去關外。運貨竟然老少都要,這很容易招來流民的質疑。

現在都是作坊要人,無一例外,這些作坊都在京城的北面。

只有極少一部分流民在京城紮下了根,大部分流民都被轉到津門,騙上船,運到了金州。

京城有工做,有飯吃的訊息,猶如長了翅膀,飛向秦、晉兩省,這其中自然不乏這兩省官員的推波助瀾。

流民大量湧向北平城外,又大量被大商家“僱”走。

秦、晉兩省流民減少,暴亂的次數明顯在下降。

石厚率先命人在廣寧門外搭起了帳篷,成了一個固定的招人的點。

其他商家有樣學樣,也跟著搭建了招工點。

流民到了京城,就安心等著上工。廣寧門外也很平靜,京兆府緊繃的神經終於鬆了一些。

販賣私鹽的商家得了利益,官員們的治下保持了安寧,眾人都很默契地悶聲大發財,沒人告訴高高在上的關訓。

~

只是用這些流民,就能換來大量的鹽,對於私鹽販子來說,簡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連帶著京城的鹽價都跌了不少。

之前沒有私鹽渠道的權貴,這次得了風聲,也很快參與進來。

一百個流民就是一噸鹽。噸是海右特有的度量單位,據說大約是一千斤。

一百個泥腿子,還不論老幼,就值一千斤鹽,一千個流民就是一萬斤鹽。

北平的權貴第一次發覺流民是這麼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