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以人換鹽,亂世第一城,妖地,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平城四海豐茶館,這是李勇最早開的情報據點。
現在依然是他和石厚會面的地方,茶館已經很陳舊,在一個衚衕口,常來的都是附近的居民。
這裡的茶很便宜,糕點也還算可口,每天上午戲曲,下午評書,吸引了不少回頭客,生意還過得去。
二樓雅間,石厚問道:“咱們的商隊走了幾批了?”
李勇回道:“今天走了九批,明天打算走三十批。看到咱們這麼搞,那些商家都有樣學樣,都說是商隊用人。”
石厚沒有在意,“無所謂了,外面的流民四五萬人了,秦省、晉省更多。”
李勇苦笑道:“我可惜的不是那群窮棒子,現在茶磚、瓷器都漲錢了,幸虧咱們倉庫裡存了不少。”
石厚點點頭,“那就趕緊調貨,估計得運一段時間了。茶磚、鹽這東西草原上正缺呢。”
“真是不明白,海右要這些人幹什麼?要青壯還能理解,老人孩子都要,真奇怪!是個人都算。”李勇疑惑道。
就在前天,北平城販賣私鹽的人都接到了一個訊息:海右需要流民,只要將人運到津門,一百人給一噸鹽。
當場點清,當場給鹽。
能在北周販私鹽的,背後都有一顆大樹。鹽雖然吸引人,但是眾人都有些猶豫不決,畢竟關訓嚴禁流民東進,就是不想讓流民去了海右的地盤。
可就在眾人觀望的時候,石厚行動了。
他才不管關訓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現在需要錢,既然流民能換來鹽,那就行動起來。
利用流民,將茶磚、瓷器,以及隱藏起來的鹽,一起運往關外,轉了一個大圈子,最後去津門。
用這些流民換的鹽,石厚沒打算運回來,而是直接銷往草原。
石厚第一個動了,其他還在觀望的立刻跟著動起來。
石厚的背後可是關訓的女兒,既然關家的人都不在乎關訓的禁令,那誰還在乎。
李勇疑惑道:“這些流民,咱們騙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直接捆起來,用騾車拉去津門不好嗎?現在騙著哄著,太麻煩了,耗時也多。”
石厚擺擺手:“捆?你以為流民不反抗?那樣會死一部分的。”
李勇一撇嘴,“現在咱們最不缺的就是流民。”
石厚笑道:“但是咱們缺錢!海右要求的,是在津門一手交人,一手交鹽。你在半路把流民砍死了,誰給你鹽?海右說的很明確,活人才能換鹽。砍死一個人,就少了一份鹽。!”
李勇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石厚嘆道:“流民,人命如草芥啊,北平城的下三濫都能踩他們一腳。海右這樣,也是儘可能保住流民的性命,當然,他們也因此能得到更多的人。海右有高人啊”
~
自從背井離鄉,跟著族人逃荒,董二牛從未像現在這麼快樂過。
每天都能吃飽飯,雖然走路有些累,每天晚上都腳底板疼。但是他從未抱怨過,東家給飽飯吃了,那就老老實實幹活。
娘生前就說過,“吃人飯,屬人管。踏踏實實幹活,老老實實做人。”
商隊其實沒多少活,董二牛大部分的工作就是跟著車子走路。
~
跟著商隊,董二牛一路向北。第三天中午,商隊到了長城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商隊停了下來。
在村口的打穀場,商隊收攏了車子,紮起了帳篷。
晚飯依然是粗麵餅子、鹹菜,董二牛找到了妹妹,兄妹倆吃的很香甜。
董二牛他們剛開始吃飯,一群粗糙的漢子走進了打穀場。
他們接收了商隊。
一個臉上有刀疤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對流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